上半年,受经济下行,高耗能行业开工不足影响,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形式良好,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耗不断增长,导致节能压力不断增大。
一、基本情况
(一)综合能源消费量、单位工业增加值降幅逐月收窄
上半年,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22.7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6%。综合能源消费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逐月收窄。
图一:上半年各月份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情况(单位:%)

图二:上半年各月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情况(单位:%)

(二)轻、重工业能耗“一增一降”
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4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0%,重工业497.23万吨标准煤,增长0.3%。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不足,能耗下降大,导致轻工业能耗下降大。
(三)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五降二增”
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489.0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分别下降25.0%、18.5%、13.9%、11.2%、5.5%,分别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2.2、0.5、1.6、0.1、0.3个百分点;造纸和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耗分别增长4.3%、7.0%,分别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0.04、4.4个百分点。
(四)大部分县(区)能耗下降
全市10个县(区),有7个县(区)能耗下降。柳南区、柳城县、柳江县、融水县、城中区、鹿寨县、三江县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下降2.3%、3.6%、5.4%、7.9%、13.7%、27.8%、42.0%;柳北区、鱼峰区、融安县分别增长1.4%、4.9%、6.3%。
二、全社会用电量持续下降
据供电局数据,全社会用电量(含企业自发电)79.9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7%,第一产业用电0.86亿千瓦时,增长5.2%,第二产业用电58.38亿千瓦时,下降4.1%,其中,工业用电量57.61亿千瓦时,下降4.3%;第三产业用电8.18亿千瓦时,增长11.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2.53亿千瓦时,增长9.7%。今年4月份以来,全社会用电量连续3个月下降,4-6月依次下降0.3%、0.7%、0.7%。其中,工业用电量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用电量,用电量一向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工业用电量下降反映了工业企业生产下滑趋势。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能耗在下半年有可能反弹
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降幅逐月收窄。能耗降幅收窄主要受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生产形势好转,能耗不断攀升的影响。2-6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耗逐月依次增长1.2%、6.0%、6.1%、6.4%、7%,依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0.7、3.7、3.8、4.1、4.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该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要是下半年该行业生产形势依旧良好就很可能导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处于增长的态势。
(二)能源消费对外依赖性强
目前,柳州市依然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状态。柳州市属于能源资源比较匮乏的城市,企业消费的大部分能源都是从市外购进,能源对外依赖性较强。本市的一部分水力发电企业发电量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用电需求,经济的长足发展还得依赖于外部能源供应。
四、相关建议
(一)健全节能监控机制
柳州市是工业城市,能耗基数大,耗能行业生产不稳定,能耗波动大,对全区能耗影响也大,健全节能监控机制十分必要。一是要加强对重点县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每月进行节能形势分析,及时向政府反映企业能耗情况。二是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加大火力发电、冶金有色、水泥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技改力度,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三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列入今年淘汰计划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线,以及列入今年关闭计划的小企业,按期淘汰和关闭。
(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作为柳州市工业企业最主要的能源消费,一方面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污染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问题。应在高耗能行业减少使用煤炭消费,逐步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鼓励企业使用水电、生物燃料等清洁环保的能源进行生产。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柳州市应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改革,抢抓新机遇,做强做优做大钢铁、机械、汽车等基础性产业,加快发展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持续健康更快更好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