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柳州市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形势良好。
一、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基本情况
(一)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91.7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2 %。
(二)能耗增速回落
下半年以来,柳州市高耗能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改进生产工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较前三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能耗增速放缓。
(三)轻、重工业能耗“一增一降”
147家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7.7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8%,668家重工业1044.01万吨标准煤,增长2.8%。
(四)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五增二降”
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1027.5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2.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耗分别增长0.9%、1.7%、2.1%、18.4%、23.3%,分别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0.1、0.04、1.4、1.4、0.1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能耗分别下降1.9%、18.6%,分别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0.1、0.2个百分点。
(五)大部分县(区)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柳州市10个县(区)中有8个县(区)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鱼峰区、柳南区、三江县、柳城县、融水县、城中区、柳江区、融安县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下降0.2%、3.5%、4.7%、8.2%、8.6%、9.8%、23.4%、23.6%;柳北区、鹿寨县分别增长7.2%、37.5%。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发电量增长大
企业发电量104.88亿千瓦时,增长10.6%。其中火力发电76.99亿千瓦时,增长23.2%。火力发电量增长较大是因为新增了1家大型火力发电企业,该企业火力发电量拉动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增长16.2%。火力发电量大幅增长导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增长18.4%,拉动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1.4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仍有所增长
一季度后,随着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生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增速不断扩大,10月能耗增速达到顶峰3.7%。10月后能耗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一定的增速,能耗形势依然需要高度关注。
(三)煤炭消费量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有待优化
煤炭消费量997.8万吨标准煤,增长1.8%。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为46.7%。煤炭消费量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91%。
三、相关建议
(一)加大节能监控机制,淘汰落后产能
柳州市是工业城市,能耗基数大,耗能行业生产不稳定,能耗波动大,对全区能耗影响也大,健全节能监控机制十分必要。一是要加强对重点县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每月进行节能形势分析,及时向政府反映企业能耗情况。二是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加大火力发电、冶金有色、水泥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技改力度,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激发企业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引导鼓励高耗能企业从企业设备、工艺、管理等方面积极进行技术升级,推进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三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列入今年淘汰计划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线,以及列入今年关闭计划的小企业,按期淘汰和关闭。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柳州市应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改革,抢抓新机遇,做强做优做大钢铁、机械、汽车等基础性产业。抑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火力发电,加快发展清洁环保的水力发电。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发展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服务业、等绿色低碳经济。
(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目前,柳州市煤炭消费比重占比仍然较大,未来需要调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减少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消费,利用柳州市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力发展水力发电项目,鼓励企业使用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
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的节能减排主体责任,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管理措施,自觉节能减排,真正把节能减排转化为企业的内在要求。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企业设定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效率目标,削减能源成本,从而达到节约开支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