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 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   发布日期: 2022-08-09 16: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开展系统性实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

一方面,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载体和方式,把互联网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

要构建立体化的宣传教育体系,丰富路径、扩大覆盖面,将新兴媒体和传统传播渠道有机结合起来,线上与线下双向推进。运用当今社会泛在学习、移动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定制学习、沉浸式学习等在地化、即时性、便捷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各类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使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另一方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凝聚各方合力。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引导各族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每个中国人的法定义务,也是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备素质。

一方面,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层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稳中求进、因地制宜,破除认识误区,强化政策支持,不断提高普及和应用水平,促进各族群众更好地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要引导各民族深刻认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鼓励民族地区汉族干部学习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支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国家统编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使用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各民族学生打好底色。

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推广使用国家三科统编教材,大学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发挥教材的价值观塑造与思想引领功能,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思想基础。学校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国家统编教材相关教师的磨课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普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心怀“国之大者”,聚力“四个服务”,用好统编教材,切实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加以继承创新,发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功能。

二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三要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鼓励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深入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中增强情感体验,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深化互嵌实践

一要深化社区互嵌的实践,落实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以居住空间上的互嵌,推动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二要深化校园互嵌的实践,采取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混合培养等模式,运用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三要深化社会互嵌的实践,继续做好东西部协作、援疆援藏等工作,有序推进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实施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