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市工信委主任戴翔走进两会直播室,就汽车产业发展、供电形势等热点问题与网友交流
打好汽车牌让柳州赢得未来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2-02-06 11:39 【字体:小中大】
2月4日上午,市人大代表、市工信委主任戴翔做客柳州新闻网“两会直播室”,就柳州的工业发展、供电、宽带提速、环境治理等方面与网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交流。戴翔坦诚地说:“我也是一个老百姓,大家提出的许多问题我也很关心。”他同时表示,作为市人大代表,他最希望市委 、市政府加快汽车城的建设步伐,完善柳州整个工业配套体系,让柳州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强劲动力。
柳州乘用车发展最为迅猛
网友们十分关注汽车城的建设,关心微车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专业车生产。
戴翔回应说,柳州的汽车工业发展很迅猛,乘用车发展最为迅猛,乘用车产销均高于行业总体增长水平。
2011年,全国微车(俗称高顶篷)产销下降了12%,而上汽通用五菱微车销量增长了6.%,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39.4%提升到了2011年底的45.3%。只要市场需求,它就有发展空间。现在的日 本及欧美国家也出现转向小型车发展的趋势。能源紧张也是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高顶篷只要能够领导需求和创建需求,就有很大市场发展。
在轿车方面,现在我们有了宝骏、景逸中端轿车,对于高端轿车的生产,柳州目前不会引入别的高端品牌,而主要在宝骏、景逸等中端轿车基础上的升级。随着乘用车的需要刚性不断高涨,今年,我市中端轿车的产量将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发展快速,但总量少。
去年全国只生产了8368辆。发展主要是由于受到技术环节限制,这是个世界问题。柳州也有四家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如上汽、乘龙、延龙、东风柳汽等,都相继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其中,五菱公司的纯电动微型货车获得了国内首个新能源(纯电动)货车生产资质,填
补了广西新能源汽车产品空白。
今年供电可能“前紧后松”
电荒不仅让企业心慌,也让老百姓生活很不方便,去年的电荒就让大家记忆犹新。有网友不解地问:柳州拥有红花水电站等诸多水电站,为何还电荒,特别是农村的用电很不能保证。
戴翔回应说,电已经变成影响百姓生活及工业、企业、商业的最基本要素。2011年下半年,由于全区受来水偏枯、装机容量不足、电煤紧缺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出现了20年一遇的电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实施“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收官之年,我市的用电需求特别是工业用电需求旺盛。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在145至149亿千瓦时之间,同比增长8.3%左右,用电负荷需求将达到150万千瓦。
今年的电力供应仍本着“保民生、保生活、保重点”的原则。根据全区供用电形势,从2011年6月开始的缺电局面将延续到2012年丰水期来临才有缓解的可能。2012年1至4月仍是用电紧缺的形势,而且全年的供电形势也可能是偏紧的年份。如雨季来水情况较好,将对严峻的供电形势起到一定缓解作用,雨季来水偏少,供用电紧张的形势仍将持续。因此,大家还是需要节约用电。
宽带提速指日可待
资讯时代,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无线城市建设、宽带光纤提速和上网、通信费用等问题。这方面,戴翔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
戴翔说,2011年,市政府与联通、移动、电信分别签署了(五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就包含了“数字柳州”、“无线城市”、光网柳州”等建设内容。
框架协议把3大电信运营商加大在柳州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作为基本要求,我市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就可实现城市光纤化,平均入户接入带宽达到30M以上;同时3G+WIFI无线网络将实现全市城区、乡镇无线覆盖率达到100%,建成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高速宽带网,提供随时随地高速上网服务。
围绕三方面发展轻工业
有网友提问:目前我市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今后是否有振兴的计划?戴翔回应说,柳州轻工业发展经历了由比较发达,到目前发展缓慢的转变。我认为,这是工业发展的结果,是工业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发展的必然,也是 市场经济对资源、市场等配置的结果。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注民生、扩大内需以及广大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等,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市发展轻工业注入发展动力。下阶段,我市轻工业发展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依托两面针的品牌与资源,着力发展日化工业和造纸工业,让两面针品牌注入新的内容;二是着力发展我市的食品工业,树立品牌,提高规模,力争到“十二五”末工业产值超过250亿元;三是着力发展茧丝绸工业,实现从生丝大市向精深加工大市、资源利用大市和综合效益大市迈进,构建广西最大、最强的茧丝绸产业基地和茧丝绸物流与交易中心。
绝不牺牲环境求发展
河池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令公众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柳州在今后工业生产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特别是柳江上游各县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治理污染等问题也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
戴翔说,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个同步”,这三个同步同样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线。工业主管部门坚持认为环境保护是柳州工业发展的前提以及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说我们在发展工业时,首先要确保工业企业能达到国家的排放要求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作为前提条件来发展我们的工业。所以对不惜牺牲环境求发展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去年工信委给北部三县下达考核指标时,我们在工业指标增长速度后带了个括号,注明是非高耗能非污染的产业的增长速度,也就意味着北部三县发展的方向是以非高耗非污染企业为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