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识李鬼” 拒吃“哑巴亏”
关注我市出现小额“快递到付骗局”现象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7-06-15 16:35 【字体:小中大】
近日,家住柳南区河西路龙福花苑的吴海(化名)收到了一份从北京寄来的上面写着“重要文件”字样的到付快递,吴海付了45元的运费后将快递拿回家,拆开包裹发现里面只有几张废纸,这时吴海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骗局。
记者以“快递到付骗局”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不少人中招。这类骗局是在包裹上贴着“重要文件”“机密快件”“私密物品”等标签,实则包裹里仅放有废品、废纸,骗取收件人几十元快递费,因几十元的小额诈骗又很难立案,确实让人十分头疼。
个人信息泄露
骗局得以实施
记者从我市4家快递公司了解到, 他们并未接到“快递到付骗局”的相关投诉,但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他们有时也会接到一些单号错误、寄件地址不正确、寄件人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包裹”,但因寄件人与收件人双方都是客户,所以他们只能例行公事将快递送出。
快递员小叶(化名)告诉记者,网店店主联合快递员制造“快递到付骗局”是确有其事,而且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只要双方交换收件人的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就能伪造到付快递,网店店主可以通过寄出一些“垃圾快递”来刷单,快递员也能赚取快递费或完成派件任务。
这背后有个原因不得不提,一些市民在收取快递后,便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包裹包装随手丢弃,为骗子提供了获取他人信息的方便渠道。6月14日,记者跟随小叶派送快递,在前来领取快递的 64位市民中,就有27位市民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包裹包装丢进垃圾桶。
某知名物流公司投诉受理部门负责人陈思远透露,一些骗子利用“地下市场”购买客户信息,选出一些订单量较大的客户,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向这些客户寄出“问题快递”,这样诈骗的金额可达几百上千元。
实名制难实施
先验货再付款
在采访中,有不少市民认为快递公司未落实实名制是骗子得以横行的主要原因。家住城中区东台路金沙角小区的余万隆说:“如果落实实名制,收件人发现被骗,可以立刻通过快递单查询寄件人信息,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骗局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2015年11月1日起就正式实施了快递实名制登记制度,可为何实名制登记制度却迟迟未能落实?某快递公司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快递实名制制度还未能在供求双方达成共识,一些企业或个人担心自己个人信息泄露,所以并不情愿出示相关证件,其本质就是消费者与快递业还未构建可靠的信任关系。”
记者从我市公安部门了解到,几十元的诈骗行为只能依法“计案”很难“立案”,所以消费者在碰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只能吃哑巴亏。
因此,一些快递公司表示,如果遇到来历不明或者贴有类似“重要文件”标签的快递包裹,一定要当场拆开验货后才付款,不要被快递上贴的标签所迷惑,同时也要妥善保护自己个人信息,妥善处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件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