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8年第一季度消费品市场活跃
发布日期:2018-04-28 22:04 【字体:小中大】
2018年第一季度,柳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95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去年提高2.7个百分点。批发业销售额405.48亿元,增长11.4%,零售业销售额344.07亿元,增长15.0%,住宿业营业额4.44亿元,增长12.0%,餐饮业营业额40.28亿元,增长16.4%。四行业情况均达到预期水平,第一季度消费品市场实现开门红。
一、柳州市2018年第一季度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2018年第一季度柳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95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高于全区0.1个百分点,总量仅次于南宁市,位于全区第二。
(一)批发业好于预期
第一季度柳州市批发业销售额405.48亿元,增长11.4%,增速高于全区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72.48亿元,增长11.4%。主要增长点在于:一、受糖类批发市场,三月糖价单价从5901元上升至6100元,春节过后交易量也有所上升,糖类商品销售额回升。二、金属材料类价格有所回升,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增长。金属材料类商品一直是限额以上批发业的支柱类商品,第一季度限额以上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额78.52亿元,增长15.7%,销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的45.2%。据了解,目前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均价依旧按照4700元/吨的高价位售出,价格同比增长104.3%,对行业拉动作用明显。
(二)零售业回暖
零售业销售额344.06亿元,增长15.0%,增速高于全区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按限额以上零售业分类销售情况看,第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94.52亿元,增长16.0%,中西药品类和汽车类商品依旧是支撑限额以上零售发展的两大支柱商品。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商品销售额38.44亿元,增长19.7%,销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的40.84%。汽车类商品销售额34.53亿元,增长16.3%,销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的36.7%。第一季度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销售有所好转,尤其是上汽通用五菱从2017年4季度开始逐步放开销售限制,加上本年1季度五菱新车上市车型增多,宝骏510、宏光S3市场需求大,拉动行业增长。
(三)住宿业、餐饮业发展逐步稳定
住宿业第一季度营业额4.44亿元,增长12.0%,增速高于全区2.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大型住宿企业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去年同期一部分酒店进行停业装修升级,营业额较低,今年装修完后正常营业,因此增速有所回升。
餐饮业第一季度营业额40.28亿元,增长16.4%,增速高区全区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行业情况相对稳定。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规模过小且销售占比偏低
目前柳州市在库的餐饮业法人企业共27家,年营业额五千万以上的1家,年营业额一千万到四千万的10家,剩下的一半多餐饮企业年营业额均在1千万以下,且发展空间有限。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营业情况是我市餐饮业的风向标,也是上级统计部门核算我市餐饮业销售额增减幅度的主要依据。但近年来,柳州市餐饮业一直存在着限额以上企业销售额占比严重偏低的情况,从今年第一季度看,限额以上餐饮业销售额仅占全部餐饮业的6.4%,且限额以上餐饮业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限额以下,造成以上情况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餐饮经营单位能够进入限额以上名录库的数量较少,进一步的原因是政府要求企业单位做好财务记录和严格纳税而对个体经营户要求较低,导致餐饮单位不愿意注册为企业,并且上限企业还承担着大量的上报统计报表等政府任务,增加了他们的经营成本,导致餐饮企业上限意愿不强,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外地法人企业无法落地制约柳州市行业发展
目前柳州市部分企业存在上级法人单位在外省或省内其他城市已经作为法人单位入库,当企业进入柳州后,由于手持分公司营业执照,按照国家规定不能作为独立法人纳入柳州市现有统计一套表名录库进行数据统计和采集,只能作为产业单位进行入库统计,例如万达、梦之岛等。这部分企业对柳州市的影响是,由于这部分企业的数据无法纳入柳州市的行业销售额,只能作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入统,因此这部分企业对柳州市行业的贡献率并不大,对于柳州市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抓好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工作
个体工商户向现代企业转型,不仅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激发发展新动力,还将进一步优化全市的经济机构、产业结构和市场主体结构,能促进柳州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应多向本地在库法人企业倾斜
由于外地法人企业的分支机构无法再作为独立法人落地柳州,对柳州市的行业数据整体贡献不大,因此建议政府将本地区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多向本地法人企业倾斜。以中西药类商品销售企业为例,目前法人在柳州市的中西药品销售企业例如桂中大药房、国药控股、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百草堂、康是美药业等,这些企业的销售情况与柳州市的行业数据情况直接相关,而一心堂等外地连锁企业在柳州的门店对柳州市的行业整体影响并不大,因此,建议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多向本地法人企业倾斜,有利于柳州市各行业的整体发展。
(三)将全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餐补资金支付对象限定为我市限额以上餐饮企业
据了解,餐补政策推行后,我市直接和间接享受到餐补政策的总人口约有10万人,按每人每年享受补贴4000元计算,全市每年餐补支付总金额达4亿元之多。为了更好的支持我市限上餐饮业发展,形成“企业入四上,发展有保障;踊跃入库,企业受惠”的良好发展环境,若将这部分餐补资金全部限定转入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目前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整体营业额,有利于提高餐饮业行业数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这部分资金全部用来培育新企业,以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的达限标准来算,可用来培育最多达200家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而我市目前仅有24家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初步判断,若建议被采纳,可大幅提高我市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数量。
【内容导航】:
附件下载:
关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