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8-06-13 09:10 【字体:小中大】
2017年,柳州市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工业企业外排水量连续三年下降,重复利用水率达到95.9%的良好态势。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基本情况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5家,取水总量3.7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06亿立方米,增长1.5%。其中,地表水3.25亿立方米,占取水总量86.7%,增长2.7%;地下水0.08亿立方米,占取水总量2.1%,下降7.9%;自来水0.35亿立方米,占取水总量9.3%,下降16.6%;其他水0.07亿立方米,占取水总量1.9%,增长230.6%。
外供水量2.24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0.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外供水量增长主要原因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加0.02亿立方米。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消费特点
(一)取水总量和净取水量小幅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3.7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扣除外供水后的净取水量为1.5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其中地表水净取水量3亿立方米,增长2.7%;地下水净取水量782.20万立方米,下降7.9%。
(二)自来水取水量和河湖冷却直排水量大幅下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用自来水的有693家,自来水用量0.35亿立方米,比上年净减697.03万立方米,下降16.6%。自来水取水量大幅下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电力以及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直流冷却水的有7家,河湖冷却直排水用量1.15亿立方米,比上年净减2051.09万立方米,下降15.1%。该水种的主要使用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河湖冷却直排水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全市火力发电行业中部分用水大户的发电量减少。
(三)七大高耗能行业用水二升五降
制糖、造纸、化学、冶炼、非金属矿物制造、电力等七大高耗能产业行业取水总量1.2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5%,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取水总量的33.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11%和4.7%;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取水量分别下降15.8%、15.5%、7.9%、2.8%和0.8%。
(四)再生水和重复用水量上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再生水的有5家,再生水取水量462.8万立方米,比上年净增448.54万立方米。再生水取水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我市部分火力发电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循环用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量34.83亿立方米,比上年净增76.84万立方米。重复用水率95.9%,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五)外排水量连续下降
我市在注重节约用水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废水排放的整治力度,规上工业企业外排水量连续三年下降。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外排水量达0.76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1%,外排水量占净取水量的50.8%。全市外排水量超过100万立方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1家,外排水总量达0.54亿立方米,占规模以上工业外排水总量的70.2%。
三、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情况
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量呈“四降六升”,其中,融安县、柳江区、融水县、柳北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4.1%、8.1%、3.8%、2.1%;鹿寨县、三江县、城中区、柳南区、柳城县、鱼峰区分别上升16.8%、12%、11.2%、7.1%、7%、2.1%。
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外供水量的县区为鹿寨县、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其中,净取水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6.8%、10.1%、5.4%、-3.7%。
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表
县 区 |
取水量 (万立方米) |
取水量同比增速(±%) |
净取水量 (万立方米) |
净取水量同比增(±%) |
城中区 |
62.40 |
11.2 |
62.40 |
11.2 |
鱼峰区 |
22726.84 |
2.1 |
3052.74 |
10.1 |
柳南区 |
1777.83 |
7.1 |
1508.54 |
5.4 |
柳北区 |
9575.05 |
-2.1 |
7113.81 |
-3.7 |
柳江区 |
716.61 |
-8.1 |
716.61 |
-8.1 |
柳城县 |
602.64 |
7 |
602.64 |
7 |
鹿寨县 |
1764.30 |
16.8 |
1760.78 |
16.8 |
融安县 |
119.64 |
-34.1 |
119.64 |
-34.1 |
融水县 |
135.11 |
-3.8 |
135.11 |
-3.8 |
三江县 |
1.45 |
12 |
1.45 |
12 |
注:以上县区用水情况按照行政区划代码划分。
四、企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一)重复用水普及面狭小
重复用水是实现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主要方式。在我市重复用水量有所提高的情况下,重复用水普及面却略有收窄。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复用水企业146家,比上年减少了2家,仅占所有企业数的18.3%,比重比上年下降0.54个百分点。现有重复用水企业的效率提高空间有限,深挖潜力略显不足,重复用水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二)用水结构有待优化
我市工业用水仍以地表水和自来水为主,对雨水、再生水(中水)等非常规水利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资源效用发挥的空间。本年再生水的使用量比去年净增448.54万立方米,但全市81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只有13家企业填报雨水、再生水或其他水,合计使用量为654.19万立方米,仅占用水总量的1.7%。在保护和控制地下水用量的情况下,提高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能有效缓解地表取水的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五、用水的意见和建议
(一)根据自治区“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时补充完善水资源考核控制指标体系;对高耗水行业节水和推广工业循环用水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工业节水考核工作;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加强工业用水管理,提高循环用水利用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二)强化工业节水,按照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录,重点开展火电、钢铁、石化、化工、印染、造纸、食品等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企业用水效率不高,缺乏循环利用手段,往往是受节水认识和经济条件双方面的约束,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从政策方针上加以引导鼓励,在经济上加以支持,以提高企业节水认识,促进企业节水技术的不断进步,扩大重复用水覆盖面,提高用水效率。
(三)强化公众参与,加强节水宣传。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内容导航】:
附件下载:
关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