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柳州日报】守好学校“主阵地” 打出“双减”“组合拳” ——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多措减负提质”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实录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2-01-19 18:45 【字体:

柳州日报2022年1月19日08版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柳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市教育局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部署要求,高度重视、精度提质,治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及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接受课后服务学生达27.64万人,比2018年我市开始实施课后服务的4.25万人增长了6.5倍,学生参加率为95.55%,学生参加率居广西首位。

今日,本报重点聚焦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好经验好做法,看各校如何守好学校“主阵地”,打出“双减”“组合拳”,确保学生学足学好。

三十九中学生在讨论课文提问设计。

市阳和小学学生在开心地阅读。

三十九中学生正在观察神奇的微生物。



市阳和小学在户外开展教学活动。

市阳和小学:延伸课堂 助力成长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山村咏怀》。与过去不同的是,在认真学习《山村咏怀》后,市阳和小学学生交上了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

这是阳和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带来的奇妙变化。该校结合本校实际,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细,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针对中、高年级的作业,教师紧扣题材,精心设计分层作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习题巩固延伸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对作业的热情和兴趣。

在坚持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心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导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追求灵活多变、走向多维开放。各学科教师在控制书面作业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年龄和学识基础不同,创编符合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作业,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学校将教学楼后近10亩的空地进行大规模改造,建成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田园牧歌》生活实践课程研究,开设“趣味种植”等社团,将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市景行小学:优化作业 提升能力

“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它是如何往上爬的?”市景行小学潭中校区语文教师付柳芝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展示了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以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课堂细腻、自然,听课的学生们收获颇丰。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教师在原有备课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开展多元教研活动,优化课堂效能。以语文学科为例,在备课及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聚焦单元要素,抓住教学主线,紧扣文本语言,不仅教学生学习知识点,更注重把方法教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能力。

在作业设计上,学校通过系统化考量,从综合素质、育人价值上去设置,分为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综合实践类三类作业,既要贴近生活,还要有趣有质,如语文注重阅读,注重实践,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注重逻辑,注重体验,锻炼思维能力;英语注重语感,注重表达,提升多元思维等。


市和平小学:边学边思 全面发展

白莲洞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柳州科技馆……这些“户外课堂”都是市和平小学学生们的成长乐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出课堂,边看边学,边学边思,边思边做。

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市和平小学以校园“和顺文化”引航,本着“顺应学生,顺承发展”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提出“三合”“三顺”作业设计理念,即结合“课标”与单元目标,整合各学科特点,适合各层次学生;顺应学生成长天性,顺应学生学习特点,顺应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设计作业,让学生减负,学习提质。

通过“三多三少”作业设计理念和“1+X”作业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设计和评价,在“X”弹性作业中全面发展。如开展“和顺奖章”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收集奖章展示才华的同时学习和提升综合能力。

围绕“和顺文化”,学校还利用“和顺青秀赛”赛教课、教学质量主题教研活动等契机,让教师们在学习交流中成长,并将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多元化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质量。


市滨江小学:学中有趣 教中有思

“自从有了这本亲子活动建议手册,孩子的学习更自觉,家长也轻松很多。”市滨江小学一名学生家长说。家长口中的亲子活动建议手册,是市滨江小学创设的一种弹性“作业”新形式,书名叫《紫荆娃,趣玩吧》,它拥有趣味性、探索性、实践性、活动性、综合性5大特征,可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作业”新样式,是市滨江小学落实“双减”政策的缩影。自“双减”开展以来,学校经过反复研究与思考,最终形成“三精五措施”的推进思路,即精心设计课程,精细教研管理,精致作业设计,力求每个学生成长有个性,发展有方向。

精心设计课程方面,学校以“紫荆课程”为核心,以年级组为单位,统筹配置年级教师,每学期开发6个综合实践性主题,内容涉及个人、生活、社会等;每周4节看管作业+1节社团活动,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精细教研管理方面,发挥一体化办学优势,学科教师实行联合教研,以参与推进的方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师吃透教材,用结构化思维、大单元策略、主题统整的思想去完成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精致作业设计方面,认真对照和捋清“双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要求,用“作业口袋”形式控制作业量,做到多练不如巧练和精练。


市箭盘山小学:

完善机制 激发创造

“马上就要到春节了,同学们了解我们的春节文化吗?”课堂上老师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探索文化根脉,并布置了一些具有实践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的作业,加深学生对节日的认识。

优化作业是市箭盘山小学落实“双减”政策的积极探索,学校会在作业研究中创新作业设计,让作业趣味性增强,学生可通过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学习中不断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创造力。

此外,市箭盘山小学还通过完善顶层设计,落实“双减”政策。成立了学生作业质量研究与评估中心,专项负责学生作业的负担控制与质量提升,形成了“1+2+3”作业管理新业态,即立足学生成长需求“一个核心”;着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两个着力”;精细管理、精准设计、精心批改“三精落实”。

其中精细管理方面,学校建立了教导处、年级组、学科组、班主任四级联控作业协调机制。由教导处监控全校作业量、年级组统筹本年级各科作业总量、教研组精选学科作业内容、班主任统筹班级各科作业量,扎实落实“日公示、周研讨、月展评、期考核”全程监管机制,让学生减负。


柳江区拉堡第二小学:

课后精彩 学习入心

种菜、绘画、发明创造……每天课后,柳江区拉堡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拉堡二小)的学生们都沉浸在欢乐的课后服务兴趣课堂中。为让“双减”落地见效,拉堡二小将课后服务作为主阵地,积极推广“5+2”课后服务模式,通过利用好课后服务2小时,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达到“减负增质”的目的。

目前,拉堡二小共开设了60多个课后兴趣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发展方向,在每周星期二至星期四的课后服务时间,选择课后兴趣社团。

喜欢艺术的孩子可以跟着艺术老师,用画笔描绘他们心中五彩世界,用翰墨书写他们对祖国汉字的热爱,用歌声唱出童年的欢乐与梦想……学校通过不断创新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让孩子自主学习,学习入心,全面发展。

三十九中炫舞啦啦操社团

市第三十九中学: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通过阅读《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想办法除铁锈、除水垢,通过手动实践感知化学知识;通过做一桌饭菜给家人品尝,观察、发现此过程涉及的物理现象及其原理,从生活走向物理,解释物理规律……这些有趣的任务清单,是市第三十九中学(以下简称三十九中)学生假期时最喜欢做的作业,假期作业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探索的精神,还让“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为给学生减负,教育提质,三十九中利用假期时间给学生设计和布置了必须完成的基础性作业和选择完成的拓展性作业。必做的基础性作业围绕知识点进行选择,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提升;拓展性作业则从课标和课本的要求出发,把日常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设计为有趣的任务单,寓教于乐。

老师也会利用设计作业来“武装头脑”,了解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分享发达地区作业设计技巧,在学习和实践中修正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市龙城中学:

数据护航 减负提效

“‘双减’开展以来,学校借助‘柳高云’大数据中心,可以精准诊断,靶向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市龙城中学副校长吴春艳介绍,用数据“减负”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先进经验总结。

据悉,学校引入大数据中心后,可以进行数据采集,了解学生知识盲区情况,并精准进行靶心修正,形成学生学科个性化的错题练习书册,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给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指导。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还先后出台了系列落实“双减”政策的相关方案,并建立了作业总量调控和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各班设有学生作业协调员,专门负责监督协调每天班级作业的总量,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三十九中学生开心地走入校园。


市和平小学学生参加学校活动。



市阳和小学在开展丰富的活动。


(本版图片由市教育局提供)

返回 “双减”工作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柳州日报】守好学校“主阵地” 打出“双减”“组合拳” ——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多措减负提质”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实录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2-01-19 18:45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