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我市大排查大整治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2-05-29 17:24 【字体: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76.8亿元,增长12%,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实现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的理念,通过集中力量,对重点县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全面的排查、自查与督查,明确了在3年内完成我市工业企业的全面调整,在5年内通过引进一大批项目和开展技术改造,实现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走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狠抓了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的整治和整改,有力地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同时也减少了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
   “为推动我市产业升级转型,切实防范环境风险、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拉网式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各相关部门经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排查,摸清了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隐患基本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排查企业2000余家,工业园区和集中区11个,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01个,检查项目200多项,发现环境风险、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隐患/问题共计1283项/条。现已整改隐患/问题819项/条,责令限期整改426项/条,关停整治41家企业。
   我市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大排查涉及有色金属、电解锰、电镀、煤矿及非煤矿山、制糖、造纸、酒精、淀粉、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建材电力、工业园区等十一个领域,每一项都与工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息息相关。
   对此,我市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部门通力配合,在企业自查、相关部门督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督促,确保了大排查有序推进。在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我市共排查出隐患/问题434项/条 ;整改完毕368项/条 ;限期整治60项/条 ;停产整治企业6家。
   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事关民生,我市共派出1340人次对755家食品、药品企业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废弃物的处理情况、是否存在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等20项 ;排查出隐患/问题212项/条 ;出具整改意见212份。
   造纸、化工企业环境风险与安全隐患直接关系全市空气与水质环境保护,我市共派出178人次对行业内59家企业进行排查,主要检查废水治理及达标排放、制浆碱回收与白泥处置、厂区雨污分流和污水分流、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等20项,排查出隐患/问题33项/条,限期整治33项/条,停产整治企业1家。
   针对当前市民普遍关注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我市加强了饮用水水源地及上游地区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工作。全市101个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都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隐患/问题8项/条,提出整治建议17条。同时,柳江上游共有24家采选矿企业已停产整治。
×
×
返回 柳州要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我市大排查大整治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2-05-29 17:24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76.8亿元,增长12%,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实现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的理念,通过集中力量,对重点县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全面的排查、自查与督查,明确了在3年内完成我市工业企业的全面调整,在5年内通过引进一大批项目和开展技术改造,实现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走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狠抓了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的整治和整改,有力地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同时也减少了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
   “为推动我市产业升级转型,切实防范环境风险、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拉网式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各相关部门经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排查,摸清了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隐患基本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排查企业2000余家,工业园区和集中区11个,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01个,检查项目200多项,发现环境风险、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隐患/问题共计1283项/条。现已整改隐患/问题819项/条,责令限期整改426项/条,关停整治41家企业。
   我市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大排查涉及有色金属、电解锰、电镀、煤矿及非煤矿山、制糖、造纸、酒精、淀粉、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建材电力、工业园区等十一个领域,每一项都与工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息息相关。
   对此,我市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部门通力配合,在企业自查、相关部门督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督促,确保了大排查有序推进。在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我市共排查出隐患/问题434项/条 ;整改完毕368项/条 ;限期整治60项/条 ;停产整治企业6家。
   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事关民生,我市共派出1340人次对755家食品、药品企业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废弃物的处理情况、是否存在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等20项 ;排查出隐患/问题212项/条 ;出具整改意见212份。
   造纸、化工企业环境风险与安全隐患直接关系全市空气与水质环境保护,我市共派出178人次对行业内59家企业进行排查,主要检查废水治理及达标排放、制浆碱回收与白泥处置、厂区雨污分流和污水分流、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等20项,排查出隐患/问题33项/条,限期整治33项/条,停产整治企业1家。
   针对当前市民普遍关注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我市加强了饮用水水源地及上游地区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工作。全市101个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都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隐患/问题8项/条,提出整治建议17条。同时,柳江上游共有24家采选矿企业已停产整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