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创新载体 焕发朝气

我市全面推进“十大党建工程”成效综述之二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2-06-26 15:31 【字体:

   “凝心聚力工程”通过打造“企业党建示范城”,推行“村企联建、服务联办、党群联动”等方式丰富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强基固本工程”以“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村级党组织“创星升级”等活动着力加大固强补弱力度;“党员关爱工程”设立“党员关爱资金”加大对困难党员的支持帮扶……
   党建工作要从理论化的观念形态转化为鲜活的实践,必须通过恰当的载体来实现。而在“十大党建工程”中,就有2300多个党建工作载体在各项工程和全市各级党组织创新工作中涌现。新鲜的载体充盈着内涵饱满的党建内容,令各级党组织提振精神、凝聚力量,党建活动百花齐放、朝气蓬勃。
  
  新思路激活新动力
   在推进“十大党建工程”中,各部门、单位及基层党组织坚持创新载体,结合开展各项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结合推进换届工作以及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十大党建工程”展现活力。
   “学习创新工程”结合开展“全民学习节”活动,改进党报理论版建设,刊登县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理论研究文章、介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发表学习成果、心得体会,访谈理论专家,从成果展示上强化中心组学习示范。各级党组织联系实际,创新形式,比如鱼峰区大龙潭社区的“网络山歌赛场”;柳南区宏都社区的“民生广播”等,不仅为本地区本单位的干部职工提供即时、方便的学习服务,更在全市乃至全区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去年恰逢市、县、乡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科学选人工程”改进和完善干部初始提名、考核评价、业绩公示、选任方式等,组织实施了差额选任、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等工作,引入多元提名、层层差额、适岗比选等措施,扩大了选人视野,促进了优秀人才成长进步,从而实现“选拔一人、发现一批、激活一片”的良好成效。
   
   新载体催生新活力
   作为“人才聚集工程”的一个实施点,去年11月和今年5月,我市先后两次组织开展“优秀人才接触柳州”活动,共邀请清华大学等18所国家“211工程”大学的295名博士生、硕士生免费来柳州实地参观考察。这些优秀人才亲身体会了柳州这座西部工业城市的魅力和发展潜力,看到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空间,亲身感受柳州充满生机的产业、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宽阔的个人事业发展空间,也成为宣传柳州的高素质“义务宣传员”。“优秀人才接触柳州”活动在增强我市吸引人才的能力,提升我市的城市知名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四个满意”。即:本市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高校满意、来柳的博士硕士生满意。活动结束后,共有180名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愿意来柳州发展,其中博士生39名,硕士生141名。
   “党代表直通车”作为“党内民主工程”中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亮点频闪。“党代表直通车”即党代表就重大事项决策和广大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等问题,以信函形式直接向市委、市委书记、市委常委会建言献策。目前收到的20封党代表来信反映的内容有城市交通建设问题、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景区旅游整治问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等,条条关乎民生热点和难点。目前,这20封来信均已报送市领导批示并转有关部门办理。其中反映的“关于县乡镇卫生院建设问题”“城市交通及汽车总站交通秩序混乱问题”等来信,有关部门已办理完毕,并给予了答复。
   此外,还有融安县扎实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积极搭建“七大课堂”提升干部素质,柳南区着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柳北区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三级双向述评”等,不断深化和创新载体的“十大党建工程”,为完成经济社会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不竭动力。
×
×
返回 柳州要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我市全面推进“十大党建工程”成效综述之二

创新载体 焕发朝气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2-06-26 15:31

   “凝心聚力工程”通过打造“企业党建示范城”,推行“村企联建、服务联办、党群联动”等方式丰富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强基固本工程”以“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村级党组织“创星升级”等活动着力加大固强补弱力度;“党员关爱工程”设立“党员关爱资金”加大对困难党员的支持帮扶……
   党建工作要从理论化的观念形态转化为鲜活的实践,必须通过恰当的载体来实现。而在“十大党建工程”中,就有2300多个党建工作载体在各项工程和全市各级党组织创新工作中涌现。新鲜的载体充盈着内涵饱满的党建内容,令各级党组织提振精神、凝聚力量,党建活动百花齐放、朝气蓬勃。
  
  新思路激活新动力
   在推进“十大党建工程”中,各部门、单位及基层党组织坚持创新载体,结合开展各项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结合推进换届工作以及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十大党建工程”展现活力。
   “学习创新工程”结合开展“全民学习节”活动,改进党报理论版建设,刊登县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理论研究文章、介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发表学习成果、心得体会,访谈理论专家,从成果展示上强化中心组学习示范。各级党组织联系实际,创新形式,比如鱼峰区大龙潭社区的“网络山歌赛场”;柳南区宏都社区的“民生广播”等,不仅为本地区本单位的干部职工提供即时、方便的学习服务,更在全市乃至全区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去年恰逢市、县、乡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科学选人工程”改进和完善干部初始提名、考核评价、业绩公示、选任方式等,组织实施了差额选任、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等工作,引入多元提名、层层差额、适岗比选等措施,扩大了选人视野,促进了优秀人才成长进步,从而实现“选拔一人、发现一批、激活一片”的良好成效。
   
   新载体催生新活力
   作为“人才聚集工程”的一个实施点,去年11月和今年5月,我市先后两次组织开展“优秀人才接触柳州”活动,共邀请清华大学等18所国家“211工程”大学的295名博士生、硕士生免费来柳州实地参观考察。这些优秀人才亲身体会了柳州这座西部工业城市的魅力和发展潜力,看到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空间,亲身感受柳州充满生机的产业、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宽阔的个人事业发展空间,也成为宣传柳州的高素质“义务宣传员”。“优秀人才接触柳州”活动在增强我市吸引人才的能力,提升我市的城市知名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四个满意”。即:本市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高校满意、来柳的博士硕士生满意。活动结束后,共有180名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愿意来柳州发展,其中博士生39名,硕士生141名。
   “党代表直通车”作为“党内民主工程”中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亮点频闪。“党代表直通车”即党代表就重大事项决策和广大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等问题,以信函形式直接向市委、市委书记、市委常委会建言献策。目前收到的20封党代表来信反映的内容有城市交通建设问题、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景区旅游整治问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等,条条关乎民生热点和难点。目前,这20封来信均已报送市领导批示并转有关部门办理。其中反映的“关于县乡镇卫生院建设问题”“城市交通及汽车总站交通秩序混乱问题”等来信,有关部门已办理完毕,并给予了答复。
   此外,还有融安县扎实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融水苗族自治县积极搭建“七大课堂”提升干部素质,柳南区着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柳北区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三级双向述评”等,不断深化和创新载体的“十大党建工程”,为完成经济社会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不竭动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