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每一起投诉,都是一个命令

记市城市照明管理处亮化管理的守护者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5-02-01 11:39 【字体:

        15日晚,记者在滨江东路市委大院路段发现,河堤一棵大树上的一盏景观灯位置下垂,很容易被人或动物触碰到,十分危险。
        16日15时57分,记者拨通了市城市照明管理处亮化管理科科长汤洪的手机,反映该问题,希望工作人员快速解决,消除隐患。汤洪问清楚事故景观灯的具体位置后,急忙挂掉了电话。
        16时08分,汤洪便打来电话回复:“已经搞好了。”从拨打电话到处理完毕,一个热线投诉只花了11分钟,如此神速的应急抢修,远远超出记者的预料。
        电话中,汤洪告诉记者,下垂的是流星雨景观灯。河堤两岸,每一棵大树上都有上百盏,挂在树枝上。因为树枝断,灯垂落下来。
        “这个景观灯是带电的,如果行人或宠物接触后得不到及时抢救,3-5分钟之内就可能触电身亡,的确很危险。”汤洪说,接到投诉电话后,他立即通知正在路上巡查的3名应     急抢修人员马上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我们是做服务工作的,就要服务好市民。”汤洪朴实的话语和高效的处事方式,引发记者对路灯管理群体的关注。
    
        投诉就是命令
        19日,记者来到柳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
        “别人下班休息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汤洪说,在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的监控室里,24小时都有工作人员值班。无论白天黑夜,接到市民投诉后,要立即转给应急抢修工作队,工作人员必须在半个小时之内赶到事故现场,2小时之内必须有处置结果,实在处置不了的也要有具体的反馈时间及处理方案。
        “我们半个小时圈的辐射范围包括:东至新柳大道 、南至柳石路新兴高速路口 、西至太阳村镇 、北至石碑坪镇。不仅如此,还有市区     内的8座景观山体 、20座桥梁 、沿江景观 、楼宇和公园,全市共有城市照明设施20.51万盏都是我们的管辖范围,仅百里柳江的景观灯就多达16万盏。”汤洪说,60个人的机动组,每天24小时轮班,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不少抢修队员都说,一到值班,睡觉都是不踏实的。”汤洪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4年,该管理处就接到来自城管热线12319、市政府热线12345等相关部门转来的投诉电话6000多起,平均每天都要应急处理2至3起事故。
        “遇到节假日,为了确保路灯正常照明和安全,这些抢修人员更是忙得吃不上一口热饭,可这些都是我们服务职责所在。”市城市照明管理处主任唐隆友向记者坦言,“在我们这里每一起投诉,都是一个命令,要求我们立即赶赴现场。因为稍有疏忽,就会给群众带来致命的危险。因此,我们的使命就是保    护好群众,保证公共设施的安全!”
智慧照明点亮智慧城市
        “虽然我们工作人员非常忙碌,可这一现状将很快得到改变。”唐隆友说。2015年,市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当中,第一件实事就是重点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智慧照明”系统将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子系统,运用无线WIFI、GPRS等多种物联网和IT技术,实现远程单灯开关 、调光 、检测等自动管控功能,书写城市照明“管理节能”的新篇章。
        唐隆友告诉记者,以往一盏路灯坏了,必须等着路灯管理员的巡视才能发现,并实施维修。而开通路灯单灯监控系统后,路灯出现故障后将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还可对每盏路灯开关 、亮度进行远程单独控制。目前,我市已在航三路试点推出路灯单灯监控系统,该系统运行精确,数据可靠,能兼容原有    的路灯无线监控系统,并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便于日常维护。
        据了解,今年“智慧照明”将陆续推开,旨在环保节能,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并向以信息技术智能环保为主线的“智慧城市”迈进。
        日报记者唐小玉帅君
×
×
返回 柳州要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记市城市照明管理处亮化管理的守护者

每一起投诉,都是一个命令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5-02-01 11:39

        15日晚,记者在滨江东路市委大院路段发现,河堤一棵大树上的一盏景观灯位置下垂,很容易被人或动物触碰到,十分危险。
        16日15时57分,记者拨通了市城市照明管理处亮化管理科科长汤洪的手机,反映该问题,希望工作人员快速解决,消除隐患。汤洪问清楚事故景观灯的具体位置后,急忙挂掉了电话。
        16时08分,汤洪便打来电话回复:“已经搞好了。”从拨打电话到处理完毕,一个热线投诉只花了11分钟,如此神速的应急抢修,远远超出记者的预料。
        电话中,汤洪告诉记者,下垂的是流星雨景观灯。河堤两岸,每一棵大树上都有上百盏,挂在树枝上。因为树枝断,灯垂落下来。
        “这个景观灯是带电的,如果行人或宠物接触后得不到及时抢救,3-5分钟之内就可能触电身亡,的确很危险。”汤洪说,接到投诉电话后,他立即通知正在路上巡查的3名应     急抢修人员马上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我们是做服务工作的,就要服务好市民。”汤洪朴实的话语和高效的处事方式,引发记者对路灯管理群体的关注。
    
        投诉就是命令
        19日,记者来到柳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
        “别人下班休息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汤洪说,在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的监控室里,24小时都有工作人员值班。无论白天黑夜,接到市民投诉后,要立即转给应急抢修工作队,工作人员必须在半个小时之内赶到事故现场,2小时之内必须有处置结果,实在处置不了的也要有具体的反馈时间及处理方案。
        “我们半个小时圈的辐射范围包括:东至新柳大道 、南至柳石路新兴高速路口 、西至太阳村镇 、北至石碑坪镇。不仅如此,还有市区     内的8座景观山体 、20座桥梁 、沿江景观 、楼宇和公园,全市共有城市照明设施20.51万盏都是我们的管辖范围,仅百里柳江的景观灯就多达16万盏。”汤洪说,60个人的机动组,每天24小时轮班,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不少抢修队员都说,一到值班,睡觉都是不踏实的。”汤洪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4年,该管理处就接到来自城管热线12319、市政府热线12345等相关部门转来的投诉电话6000多起,平均每天都要应急处理2至3起事故。
        “遇到节假日,为了确保路灯正常照明和安全,这些抢修人员更是忙得吃不上一口热饭,可这些都是我们服务职责所在。”市城市照明管理处主任唐隆友向记者坦言,“在我们这里每一起投诉,都是一个命令,要求我们立即赶赴现场。因为稍有疏忽,就会给群众带来致命的危险。因此,我们的使命就是保    护好群众,保证公共设施的安全!”
智慧照明点亮智慧城市
        “虽然我们工作人员非常忙碌,可这一现状将很快得到改变。”唐隆友说。2015年,市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当中,第一件实事就是重点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智慧照明”系统将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子系统,运用无线WIFI、GPRS等多种物联网和IT技术,实现远程单灯开关 、调光 、检测等自动管控功能,书写城市照明“管理节能”的新篇章。
        唐隆友告诉记者,以往一盏路灯坏了,必须等着路灯管理员的巡视才能发现,并实施维修。而开通路灯单灯监控系统后,路灯出现故障后将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还可对每盏路灯开关 、亮度进行远程单独控制。目前,我市已在航三路试点推出路灯单灯监控系统,该系统运行精确,数据可靠,能兼容原有    的路灯无线监控系统,并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便于日常维护。
        据了解,今年“智慧照明”将陆续推开,旨在环保节能,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并向以信息技术智能环保为主线的“智慧城市”迈进。
        日报记者唐小玉帅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