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幸福生活就在绿城花海中

我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崛起战略系列报道之三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7-08-10 18:00 【字体:

   紫荆花季的柳州美如画。 日报记者 覃杰 摄

       生活在不经意间悄悄变了。

  平常去上班那条路的行道树突然开花,姹紫嫣红甚是好看。逛街碰到下雨,雨中漫步鞋子却没有湿。出门买菜可以骑公共自行车,更快更省事。周末自驾出游可选的乡村目的地越来越多,每一个都很美……城市建设点滴之中改变了城市风貌,绿意荡漾开、润物细无声。直到突然有一天,大家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色宜居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

  花朵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的色彩。如今,“在家门口赏花”成了柳州新的城市特点。2017年是我市实施“花园城市”2.0版(2016年~2018年)建设的关键之年,柳州已经有了“紫荆花都”“生态花园、五彩画廊”的美誉。

  美名的传扬来自于多年的积累,回头看,近几年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中国十大美丽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2012年至2016年,我市共开工建设208个绿化建设项目,包括全市60条城市道路、12座石山、13个公园和14个小游园及柳江沿岸绿化、铁路沿线绿化提升改造等内容,累计种植60多个品种植物670多万株,显现了“景观色彩丰富、四季花开不断、常年绿树成荫”的生态花园城市效果。

  园林绿化在城市里是受众面最广、最公平的公共资源,市民随时可以到公园、广场、街头绿地里锻炼身体、感受自然、享受宜居城市的幸福生活。在免费开放公园的基础上,“如何更方便地逛公园”成了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的途径之一。

  为了给这个命题一个完美的解答,我市按市民出门300米至500米就能享受到公园绿地的标准,大幅度增加公园、滨水绿带、街旁小游园、道路节点等绿地的建设。东堤游园基本覆盖柳江市区河段东岸。新建成的壶东大桥东岸北侧绿地给东堤游园增添了新景观。新建的跃进路北侧绿地给附近居民送上“绿化礼包”,这个小公园早在建设阶段就有人前来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建设中的惠龙山公园正在加紧施工;大惠龙山登山道已经完成,成为市民登高望远、欣赏柳江的好去处。

  如果说美丽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宜居幸福生活的“硬件”,那么干净的城市环境、没有扬尘的天空、清澈见底的柳江就是宜居幸福生活的“软件”。

  “软件”内核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和绿色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秉承该理念的项目很多,其中包括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切实保障空气和水质量环境,2013年我市获批第一批“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绿色交通专项试点,2015年柳东新区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规划编制和试点申报工作等。

  时至8月,柳州蓝蓝的天幕下建筑闪闪发光,尽管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多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但从前困扰市民的建筑工地扬尘问题却一去不复返。

  在建筑工地扬尘整治方面,我市要求建筑工地使用预拌砂浆,减少因现场搅拌砂浆引起的扬尘与噪音;推广使用全封闭的新型绿色渣土车,逐步淘汰老式运输车辆,减少渣土运输车辆的撒漏造成的扬尘;对市区内在建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多次巡查,主要检查工地出入口道路是否硬化、是否设置冲洗设施设备及配备冲洗人员、是否按要求对进出工地车辆进行冲洗、场内黄泥是否覆盖等。

  蓝天与碧水相得益彰,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在完全处理市区内生活污水的同时,把污水处理向镇级推进,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按照自治区要求,我市“十二五”期间在柳江区新兴、穿山镇、百朋镇,柳城县东泉镇、沙埔镇,鹿寨县寨沙镇,融安县浮石镇,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和睦镇建设的9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全部获得环保部门的试运行批复,已全部投入试运行。我市“十三五”期间第一批镇级污水处理厂,柳城县凤山镇、龙头镇,融安县大良镇,鹿寨县中渡镇4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1月底前全部竣工试水。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对我市提高城镇水质量、保护水资源环境、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柳州这个城市正在改变,彰显“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路面悄悄铺开,“智慧城市”正在发展……“绿色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的始终,宜居幸福生活的点滴细节汇聚成市民的一句感叹:“柳州真好!” 日报记者 侯静雯

×
×
返回 柳州要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我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崛起战略系列报道之三

幸福生活就在绿城花海中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7-08-10 18:00

   紫荆花季的柳州美如画。 日报记者 覃杰 摄

       生活在不经意间悄悄变了。

  平常去上班那条路的行道树突然开花,姹紫嫣红甚是好看。逛街碰到下雨,雨中漫步鞋子却没有湿。出门买菜可以骑公共自行车,更快更省事。周末自驾出游可选的乡村目的地越来越多,每一个都很美……城市建设点滴之中改变了城市风貌,绿意荡漾开、润物细无声。直到突然有一天,大家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色宜居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

  花朵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的色彩。如今,“在家门口赏花”成了柳州新的城市特点。2017年是我市实施“花园城市”2.0版(2016年~2018年)建设的关键之年,柳州已经有了“紫荆花都”“生态花园、五彩画廊”的美誉。

  美名的传扬来自于多年的积累,回头看,近几年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中国十大美丽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2012年至2016年,我市共开工建设208个绿化建设项目,包括全市60条城市道路、12座石山、13个公园和14个小游园及柳江沿岸绿化、铁路沿线绿化提升改造等内容,累计种植60多个品种植物670多万株,显现了“景观色彩丰富、四季花开不断、常年绿树成荫”的生态花园城市效果。

  园林绿化在城市里是受众面最广、最公平的公共资源,市民随时可以到公园、广场、街头绿地里锻炼身体、感受自然、享受宜居城市的幸福生活。在免费开放公园的基础上,“如何更方便地逛公园”成了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的途径之一。

  为了给这个命题一个完美的解答,我市按市民出门300米至500米就能享受到公园绿地的标准,大幅度增加公园、滨水绿带、街旁小游园、道路节点等绿地的建设。东堤游园基本覆盖柳江市区河段东岸。新建成的壶东大桥东岸北侧绿地给东堤游园增添了新景观。新建的跃进路北侧绿地给附近居民送上“绿化礼包”,这个小公园早在建设阶段就有人前来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建设中的惠龙山公园正在加紧施工;大惠龙山登山道已经完成,成为市民登高望远、欣赏柳江的好去处。

  如果说美丽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宜居幸福生活的“硬件”,那么干净的城市环境、没有扬尘的天空、清澈见底的柳江就是宜居幸福生活的“软件”。

  “软件”内核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和绿色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秉承该理念的项目很多,其中包括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切实保障空气和水质量环境,2013年我市获批第一批“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绿色交通专项试点,2015年柳东新区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规划编制和试点申报工作等。

  时至8月,柳州蓝蓝的天幕下建筑闪闪发光,尽管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多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但从前困扰市民的建筑工地扬尘问题却一去不复返。

  在建筑工地扬尘整治方面,我市要求建筑工地使用预拌砂浆,减少因现场搅拌砂浆引起的扬尘与噪音;推广使用全封闭的新型绿色渣土车,逐步淘汰老式运输车辆,减少渣土运输车辆的撒漏造成的扬尘;对市区内在建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多次巡查,主要检查工地出入口道路是否硬化、是否设置冲洗设施设备及配备冲洗人员、是否按要求对进出工地车辆进行冲洗、场内黄泥是否覆盖等。

  蓝天与碧水相得益彰,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在完全处理市区内生活污水的同时,把污水处理向镇级推进,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按照自治区要求,我市“十二五”期间在柳江区新兴、穿山镇、百朋镇,柳城县东泉镇、沙埔镇,鹿寨县寨沙镇,融安县浮石镇,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和睦镇建设的9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全部获得环保部门的试运行批复,已全部投入试运行。我市“十三五”期间第一批镇级污水处理厂,柳城县凤山镇、龙头镇,融安县大良镇,鹿寨县中渡镇4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1月底前全部竣工试水。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对我市提高城镇水质量、保护水资源环境、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柳州这个城市正在改变,彰显“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路面悄悄铺开,“智慧城市”正在发展……“绿色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的始终,宜居幸福生活的点滴细节汇聚成市民的一句感叹:“柳州真好!” 日报记者 侯静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