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新质生产力拉动力强劲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5-07-28 11:14 【字体:

7月27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是近年来同期最好成绩。工业增加值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价值量,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43.8%,产量方面,锂离子电池增长52.9%,服务机器人增长32.4%,新能源汽车增长32.3%。

当前,我市正以“9712”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九大重点产业完成产值1733.8亿元、增长7.5%,占全市产值比重92.2%,拉动全市产值增速6.9个百分点。

在汽车产业领域,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超41万辆,创历史新高,品牌价值和规模效益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作为我市重大产业标志性工程之一,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加速推进,能源系统已建成年产能45.5GWh,智慧电驱形成年产能115万台,电子电控形成年产能2400万件,一批智能移动机器人投放到景区、园区等地。

在东盟、欧盟等海外市场拉动下,东风柳汽、中国重汽柳州运力出口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东风柳汽是最早一批通过跨境电商“卖全球”的中国车企,今年以来,不断有来自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的经销商通过网络询盘、下订,这也是我国电商贸易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机械产业方面,上半年,我市机械装备产业产值151.1亿元,同比增长13.2%。柳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指出,得益于国内市场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上半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80亿元至12.79亿元,同比增长20%至30%。

当前,我市正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以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旺盛生长。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增长26.5%。

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这些机器人随即被送往工厂,实现了“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智拓、三松等工业机器人企业加紧开发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与海外高校开展合作,推动工业机器人出口。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推动与华为公司等企业的合作落地,护航洛必德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等项目推进,为后续发展积蓄能量。上半年,我市相继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加快推动中小工业企业智慧化改造,这使得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和创新团队纷纷看好柳州,我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向好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效益持续提升,1月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77.6%。柳钢实现了利润和产品附加值“双增长”,上半年其“四个百万吨”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5%,其中,汽车用钢、新能源用钢、船舶及海洋用钢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5%、167%、46%。


×
×
返回 柳州要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新质生产力拉动力强劲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5-07-28 11:14

7月27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是近年来同期最好成绩。工业增加值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价值量,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43.8%,产量方面,锂离子电池增长52.9%,服务机器人增长32.4%,新能源汽车增长32.3%。

当前,我市正以“9712”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九大重点产业完成产值1733.8亿元、增长7.5%,占全市产值比重92.2%,拉动全市产值增速6.9个百分点。

在汽车产业领域,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超41万辆,创历史新高,品牌价值和规模效益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作为我市重大产业标志性工程之一,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加速推进,能源系统已建成年产能45.5GWh,智慧电驱形成年产能115万台,电子电控形成年产能2400万件,一批智能移动机器人投放到景区、园区等地。

在东盟、欧盟等海外市场拉动下,东风柳汽、中国重汽柳州运力出口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东风柳汽是最早一批通过跨境电商“卖全球”的中国车企,今年以来,不断有来自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的经销商通过网络询盘、下订,这也是我国电商贸易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机械产业方面,上半年,我市机械装备产业产值151.1亿元,同比增长13.2%。柳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指出,得益于国内市场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上半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80亿元至12.79亿元,同比增长20%至30%。

当前,我市正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以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旺盛生长。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增长26.5%。

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这些机器人随即被送往工厂,实现了“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智拓、三松等工业机器人企业加紧开发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与海外高校开展合作,推动工业机器人出口。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推动与华为公司等企业的合作落地,护航洛必德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等项目推进,为后续发展积蓄能量。上半年,我市相继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加快推动中小工业企业智慧化改造,这使得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和创新团队纷纷看好柳州,我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向好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效益持续提升,1月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77.6%。柳钢实现了利润和产品附加值“双增长”,上半年其“四个百万吨”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5%,其中,汽车用钢、新能源用钢、船舶及海洋用钢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5%、167%、46%。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