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明天,又会有满山杜鹃……

——走进三江县采访林略屯灾后重建

发布日期:2010-01-27 15:13 【字体:

 
   编者的话: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春节这个全民最大、最重视的节日即将到来之际,党和政府始终把民生挂在心上。最近市领导交代市委机关报,要去看看那些受灾的、低保的、特困的老百姓近况怎么样。遵照这个指示,本报记者分头出动,组织采写了一组五篇的《贫弱群体 温馨迎新》系列报道,从今天开始陆续推出,敬请读者关注。
   出了三江县城,再沿山道驱车53公里向北、向西,你才知道什么叫高寒山区、陡峻崎岖。
   领略位于柳州最北边的林略,领略位于“三省坡”南麓的林略——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略村林略屯,这座因满山杜鹃而感动过无数人、又因重大火灾而牵动着无数人的侗寨正绝地重生——1月21日,记者迎着寒流赶到这里,风雨中灾后重建热火朝天,一座座簇新的吊脚楼主架耸立,预告着盎然春意。
   海拔近千米的林略屯共有766户3276人,大火前山坡上的吊脚楼连片,被誉为侗乡的“天上宫阙”。去年11月6日凌晨2时30分,一场过火面积30多亩的突发火灾吞噬了196座民房,使得296户1121人受灾。  
   但精神不倒,凤凰涅槃。今日林略过火之处黄木黄土,一群群村民忙着拉锯抬木、搭梁架柱。
   70岁的吴光元老汉的木楼是灾后建成最早的,他一家3户11口人都已入住。这样的吊脚楼还只是主架,没有镶板、没有铺瓦,不过架子砌好了就可以遮风挡雨啦。侗胞们说,这就是他们的家,住进来再慢慢把剩余部分完善。
   独峒乡党委书记龚志强介绍:各级党委、政府对灾民重建房每户给予约1万元的资金补助,并分三个阶段发放以鼓励村民尽快重建:在平整基地阶段就可得到3000元,建房阶段可领取补助总额的40%,房屋竣工验收后10天内付清剩余部分。此外,三江县还把全县的建房师傅集中起来,并从湖南省和贵州省请来一批木匠师傅援建林略。
   寒风冷雨中,“一、二、嘿!”架楼的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村民说,“为了抢进度,下小雨是没会停工的,晚上?那更加热闹——我们打灯建房。”
   乡长胡广义说,受灾人家中,157户完成主架搭建,其中已入住21户,还有139户在建。过年前90%的受灾户可以搬进新房。
   下午4点钟,记者走进吴家建住的临时活动板房。房间不大,但电、水、米、油以及过冬衣物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锅里有猪肉,桌上有米酒,67岁的吴家建热情相邀:“你们更远来,辛苦了,喝一杯!”他说:“政府给我们每人每月发30斤米,直到今年新苗上来。我们没太忧愁的,感谢党和政府。真的!”
   乡宣委、副乡长侯尚富告诉记者,受灾群众每人最少能得到两床被窝、两套冬衣、一件棉衣、一双解放鞋、一套餐具,村民过冬与生活都不成问题。
   20多岁的韦良革和70多岁的欧景良异口同声:“不仅上级救助我们,社会各界也来相帮。”
   林略屯受灾后,四面八方爱心集聚,帮助村民抵御寒流。如广西大学志愿者协会为林略灾民募捐3000多件衣物,柳石二小师生热心捐款,贵广铁路三江标段的施工单位还派出铲车、洒水车,帮助群众开挖道路和地基……
   林略村支书韦怀介绍,火灾发生后,他们已收到市内外企事业单位约20批次的各种救助物资,还有约4万元的捐款直接送到林略屯。村里对于每一批物资与资金都按受灾人数公平发放。
   灾后一直在村里帮忙的贵州民工黄星河说:“你们广西好啊!我见区党委书记、政府副主席,你们柳州的书记、市长都来过。如果没得柳州市、三江县的党委、政府,林略重建想这么快?没可能。”
   救灾、重建都是民生大事。三江县县长杨恩维说,火灾一扑灭,县里立马组建县、乡、村三级工作队进村救灾,提前建成18栋200套活动板房,加上帐篷,保证每户受灾群众都有地方住。为迅速开展灾后重建,三江挂牌成立灾后重建指挥部办公室,下设协调规划组、咨询接待组、宣传组、财务组、治安组。“林略是‘十大美丽乡村’,是全县第二大侗寨,我们不仅要重建、要复原,还要建得更好!请市委机关报向市领导报告,让全市人民放心:灾区已经冲过了最困难的时间段。”
   是的,既然已经过了寒冬拐点,前面就会是温暖春天。明天,林略又会有满山杜鹃。  
返回 图片新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走进三江县采访林略屯灾后重建

明天,又会有满山杜鹃……

发布日期: 2010-01-27 15:13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