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补短板” 迈向高水平——解读《柳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实施方案(2016—2020年)》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7-01-03 10:46 【字体:小中大】
补短板是“十三五”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之举。短板在,长板再长,算不上高水平;短板在,长板再多,称不上均衡发展。正视短板、找准短板、补上短板,高水平发展经济才有新的发力点。
补短板惠及民生
公共服务是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着力补齐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短板,才能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方案》提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主要从教育事业、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医疗事业、社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着手。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公共服务在稳增长、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上的战略地位凸显,统筹推进我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以市民较为关注的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而言,我市将多举措补齐短板:优化市区学校布局,启动一批中小学校新建工程;建设广西科技大学汽车学院,推动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筹建柳州理工学院;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3万套,解决41.6万人住房困难等。“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才能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名负责人说。
提到“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大多人想到的是工业,而此次《方案》的印发,也释放出惠农强农富农的政策信号。
“农业补短板,关键在于现代化。”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就要走多主体融合互动,多板块融合建设,让各种资源攥指成拳、抱团成势的新路子。“以《方案》中提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为例,挖掘农业生态、休闲、文化及教育功能,推进农业与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教育文化等深度融合,打造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圈、沿江风光带、环丘陵休闲观光农业区等,都是‘优一接二连三’的新趋势。”这名负责人说。
补短板育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补齐服务业短板,有利于加强经济增长拉动力。
《方案》提到,实施现代商贸服务提升工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到2020年,我市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与此同时,我市还将深入推进旅游名城建设,着力打造“休闲柳州、百里柳江、千年侗寨、东方斗马、桂中食府”等精品旅游品牌。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为依托,以三柳高速、209国道民俗风情走廊和柳州-桂林的山水走廊为载体,打造桂柳一体的桂中北民族特色旅游城市圈。
“让服务业跑出‘加速度’,我市加快推进‘互联网+’工程,促进各行业‘触网上市’,实施‘电商柳州’系列重点行动,力求以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居民消费。”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为开放型经济补短板。11月30日,我市召开开放发展大会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对我市的开放发展和招商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方案》的下发,更是将深化对外开放水平提上日程。
“‘走出去’强调的是积极支持汽车制造、机械装备、钢铁和建材等优势产能对外开展合作,推进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生产制造基地、经贸合作区、营销中心,推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引进来’则是坚持高端取向和内外资并举,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招商,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
日报记者 梁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