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柳州市水路运输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完成水路客货运周转量18111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1%,增速同比持平。
一、水路客货船运力增加
(一)客运船舶减少,但客位数增加
柳州市的客运船舶由旅游船和客渡船组成,截止6月底,拥有客运船舶266艘,14522客位,同比分别减少8.0%和增长2.80%。其中:市区旅游客船8艘,998客位,同比持平;渡船258艘,13524客位,同比减少7.19%和增长3.02%。客运船舶运力的增长,主要是对老旧渡船进行改造,淘汰了部分的老旧渡船,重新建造新的大船,使渡船的客位增加。
(二)货运船舶及载重量有较好增加
柳州市的货运船舶分为省际货船和区内货船。截止6月底,拥有货运船舶557艘,45.60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5.89%、14.66%。
省际货船减少,载重吨增加。省际货船283艘,33.43万载重吨(其中危险品运输船3艘,2736载重吨),分别减少7.82%和增长6.23%。货船减少载重吨增加的主要原因:省际货船逐步淘汰1000载重吨以下的较小吨位的货船,更新换代1800-2000载重吨的新船。柳州市现有千吨级以上船舶190艘,占省际货船艘数67.14%,最大载重吨的船舶是2439载重吨,省际货船平均吨位是1181载重吨。
区内货船及载重吨大幅度增加。区内货船274艘,12.17万载重吨,分别增长25.11%、46.80%。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柳州市开展砂石船的整治工作,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运砂船正逐步完善相关证件,今后这类船舶运力还将持续增加。
二、水路客运较快增长,货运稳定增长
(一)客运增长超两位数
上半年,水路运输客运量7.95万人,同比增长20.5%;客运周转量79.50万人公里,增长16.48%,实现较快增长。
目前柳州市水路运输客运量由市区水上夜游柳江完成。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柳州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及城市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百里柳江,百里画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二是上半年新增了一家旅游客运企业,运力增长也带来旅游客运增长。
(二)货运增长稳定
上半年,水路货运量358.8万吨,同比增长3.1%,增速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181107万吨公里,增长2.1%,增速同比基本持平。
目前柳州市水路货物运输分区内运输和省际运输,区内短途运输的货源主要以河沙为主,省际运输货源主要以钢材、矿建材料、水泥、煤炭为主。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小幅增长,主要还是因为运力的增长。一是上半年新增了3家省际普通货物运输企业。二是运砂船的整治使柳州市区内水运运力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
(一)货源单一
目前柳州市水上运输的货源比较单一,未能充分发挥柳州市工业城市的优势,这与柳州市港口码头基础设施落后、航道等级较低有关。
(二)航运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航运企业普遍存在“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运力结构单一,缺乏网络管理)、“差”(经济效益差)的现象,安全管理不规范,不利于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三)运输成本不断上升,运价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1-5月,柳州市规模以上水上运输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6%,管理费用增长17.2%,应付职工薪酬增长25.1%。随着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效益上升的空间就会收窄,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小吨位船舶因成本过高而被迫停航。
(四)运力结构不合理,船舶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水运企业规模较小,运输船舶吨位不高,船型杂乱,标准化程度低,安全性能差,在水运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运输装备水平有待提高,对运输船舶管理有待加强。
(五)船舶运力未得到充分利用
因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柳州籍船舶回航都没有货物。
四、建议
以强化市场监管为重点,开展动态预警管理,推动预警机制,努力探索建立健全市场预警和经营人退出市场的有效机制。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运输保障能力。加强和改进运输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违章经营,保障航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