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7年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情况
发布日期:2017-10-19 09:29 【字体:小中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发展备受关注,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的主要组成部分。1-8月,柳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45.7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65.66亿元,增长36.6%,增速同比提高14.6个百分点。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服务业发展关注加大,政府越发重视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加大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规模以上服务业不断壮大,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入库不断增加
从2015年2月24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到2017年8月303家,企业数总体呈增长态势。如图1:
2015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对服务业发展力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入库数量不断增加,行业统计代表性趋于完善,更有效地反映了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发展。截止2017年9月,又新增了4家企业,达307家。
(二)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
2015年营业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企业176家,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的65.2%;2016年营业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企业198家,占比为65.6%,其中2000-5000万元的企业67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1家;截止2017年8月,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49家,其中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3家。
(三)重点产业持续发展
规模以上服务业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变化。2017年整体行业发展较好,部分企业由于改变经营方式,业务量增加等原因,致使营业收入总量及增速突飞猛进。
1-8月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有三个行业门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合计132.23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9成,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8个百分点。两个行业门类对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贡献如表1:
表1 贡献突出行业门类1-8月运行情况 |
||||
行业 |
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长(%) |
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贡献率(%) |
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百分点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24.49 |
14.2 |
17.1 |
2.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1.03 |
34.3 |
87.7 |
12.2 |
(四)新兴业态日渐丰富
在巩固提升传统重点产业的同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艺术业和健康服务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日渐丰富并快速发展起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33.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19.3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1.50亿元,增长33.1%。其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2家,文化艺术业企业增加4家,娱乐业企业增加2家。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0.76亿元,增长12.4%。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仍显不足
(一)行业结构有待优化
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增长动力来自传统行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3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9家)两个行业中,这两个行业企业数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的60.1%。
部分行业发展滞后,包括总量不大、规模较小、结构不优等问题。特别是居民服务业、文化娱乐业,都是以本地小企业和个体户为主,缺少规模以上企业的经济发展格局,难以带动行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不仅制约了自身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快速发展,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入库入统较困难
企业对入库统计意识不强,对统计系统报表不理解,认为增加企业人员工作量。因此在动员企业入库的时候,难度非常大。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有待加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无论是企业数还是营业收入所占比重仅次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位居第二的位置。今年4月份以来, 交通运输业企业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影响作用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46.7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32.0%,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影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8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强化统计意识
加强统计工作的宣传,强化企业统计意识,充分理解规模以上服务业所包含的内容与行业范畴,政府牵头,各职能相关部门要协助配合,加强联动,盯紧“准规上”企业,凡达到入库标准,迅速纳入统计,确保做到应统尽统。
(二)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逐步挖掘市场潜在活力,提高行业主体的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重点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力的同时,改造升级旧动力、促进新旧动力混合提升,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
(三)加强政策扶持,提高企业竞争力
要加强政策扶持,为中小服务业企业减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
人力资本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加快培养实用型人才。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发挥优势,校企联动,协议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建立畅通的人才流进渠道,营造良好用人环境,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为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内容导航】:
附件下载:
关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