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柳州市142家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继续发力前行: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8.04亿元,同比增长40.2%,增速比1-8月提高3.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在全市服务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1-9月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然强大
今年以来,商务服务业企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断谋求企业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扩大经营范围,扩大发展规模,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1-9月,商务服务业高位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72.40亿元,同比增长38.0%,增速比1-8月提高3.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8.0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92.8%,对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9.2%,拉动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8个百分点。截止9月,商务服务业有11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
企业管理服务增长态势强劲。企业管理服务是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行业,今年以来发展迅猛,总量规模迅速扩大。1-9月,企业管理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21亿元,同比增长118.7%,增速比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78.5个百分点,对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贡献率为38.7%,拉动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7个百分点。截止9月,企业管理服务有4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
人力资源服务拉动作用明显。人力资源服务营业收入在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中类中总量最大,占比最高,因而其发展态势如何,对商务服务业乃至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月,人力资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3.65亿元,同比增长36.4%,对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贡献率为45.0%,拉动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1个百分点。截止9月,企业管理服务有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
(二)居民服务业发展水平继续提高
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居民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服务业涉及居民服务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其他服务业三个行业大类。截止9月,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同比增加5家。1-9月,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9.8%。
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业添加新行业。与上年同期相比,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业增加2家家庭服务企业,由此柳州市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业行业由原来的3个行业中类增加到4个行业中类。1-9月,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其中,洗浴服务营业收入增长70.7%。
汽车修理业发展步伐加快。随着汽车走入千家万户,汽车业发展的后市场之一的汽车修理业得到了加快发展。与上年同期相比,规模以上汽车修理业企业增加3家。1-9月,汽车修理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0%。
(三)文化、娱乐业总体规模扩大
截止9月,文化行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家,同比增加5家。其中,电影放映企业由上年同期1家增加到3家,文化艺术业企业由上年同期6家增加到9家。1-9月,电影放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8%,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5%。
截止9月,娱乐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同比增加2家。三江县9月入库的KTV企业,填补了柳州市KTV行业没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空白。7月开始试营运的卡乐星球对全市的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1-9月,娱乐业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60.5%。
(四)重点企业、亿元企业继续发挥对增长的拉动作用
重点企业、亿元企业对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重点企业:1-9月,营业收入排前20位企业的营业收入最低也有5500万元。20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83.3%,同比增长46.0%,增速比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5.8个百分点,对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1.6%,拉动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8个百分点。
亿元企业:截止9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有12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1-9月实现营业收入59.19亿元,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75.8%,同比增长49.2%,增速比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9个百分点,对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7.2%,拉动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1个百分点。
(五)企业入库数继续增加
截止10月,共有11家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数据库。其中,7月入库1家企业,9月入库3家企业,10月入库7家企业。10月柳南区入库的KTV企业填补了柳州市区KTV行业没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空白。
二、存在问题
1-9月,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虽然亮点多多,但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营业收入下降的企业仍占一定比例
1-9月,在142家企业中,有39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下降面27.5%。其中有9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超过50%。
(二)规模小的企业仍然居多
营业收入排前20位企业的营业收入占了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83.3%,剩余的122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只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16.7%。因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思考如何帮扶中小微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