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柳州市2018年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

发布日期:2018-08-02 10:21 【字体:

今年以来,在柳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增速稳。上半年实现GDP127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区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36亿元,增长4.4%,是2014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759.59亿元,增长3.4%,高于全区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70.06亿元,增长11.5%,高于全区1.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2、内需稳。一是消费市场保持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区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二是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增速加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其中项目投资增长8%,房地产投资增长32.9%。在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民间投资增速加快,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8.3%,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3、物价稳。物价温和可控,且涨幅持续回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与上月持平,涨幅由2月份的2.9%逐步回落;其中上涨较快的有:衣着类价格上涨3.1%,居住类价格上涨3.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3.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7%

   4、就业稳。“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增长8.7%,比去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从业人员增长24.7%,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长30.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增长24.4%;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增长10.9%。 

    (二)经济运行质量稳步向好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32.42亿元,同比增长12.1%,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28亿元,增长11.4%,其中税收收入68.83亿元,增长1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2.15亿元,同比增长15.6%

    2、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51.69亿元,增长5.1%;实现利润总额83.98亿元,增长64.7%,同比提高61.7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6.2%,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3.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5亿元,增长14.5%

    (三)金融支持有力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41.38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11.5亿元,同比增长23.7%,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支撑较为有力。

    (四)民生持续改善

    1、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15元,同比名义增长6.4%,高于全区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70元,同比名义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全区2.20.9个百分点。

    2、民生支出快速增长。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类支出157.8亿元,增长19.4%,快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3.8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2.1%

    二、当前困难不容忽视

    (一)宏观形势不容乐观,完成全年目标压力较大

    1、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异常复杂严峻,美国引发多国贸易摩擦,影响全球贸易环境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多。国内经济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三大攻坚战”处于攻关期,面临的困难较多,经济有下行压力。柳州经济正处于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壮大新动能的时期,但传统动能改造提升进展不够快、不够彻底;新动能虽然增速较快,但体量还偏小,对经济拉动力有限,短期内难以扭转旧动能趋缓带来的影响。

2、第二产业完成全年目标难度大。占全市GDP比重近60%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增长3.4%,比全年目标低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低3.1个百分点,建筑业低5.1个百分点。2016年三季度以来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6%,且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要完成全年增长6.5%的目标任务困难较大。

3、规模以上工业下行压力大。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个百分点;二是缺少工业大项目,工业发展后继乏力。上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过亿企业仅3字,大企业少,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五成多的汽车工业支撑作用减弱。上半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仅增长0.8%,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8.8%,比一季度回落6.4个百分点。

    (二)消费增长动力不足

    1、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有待挖掘。上半年,农村市场零售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5%,且增速比全社会和城镇分别低4.44.7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待挖掘。

    2、传统商品类消费增速放缓。限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回落3.3个百分点。

    3、网络零售分流较严重。由于本地电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企业规模偏小,导致网络零售分流相当一部分购买力。上半年,全市限上商品零售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只有0.5%,且增速同比回落58.8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率低。

三、对策建议

从当前情况看,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各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以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关键领域、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找准着力点,深入研究,精准施策。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稳定发展工业,以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冶金、机械)大企业为服务重点,加强监测力度,尽早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妥善解决,确保大企业稳定生产、多为柳州工业发展做贡献;加快中小企业培育,制定中小企业成长培育计划,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加大财税扶持、优化经营环境等措施,帮助中小型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做大做强。

(二)力促服务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稳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力量。一是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高起点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促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区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二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消费热点,进一步促进热点商品消费,将培育和发展消费热点的工作重心放在消费需求潜力大、市场销售增长快、影响带动作用强的领域;加快发展家庭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内需型服务业;鼓励网络经济、会展经济、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消费热点的发展。

(三)抓好上规入统工作。一是加强部门配合,充分发挥部门联动职能,加大对企业的清查力度,及时要求企业配合上报有关材料,切实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二是加大引导企业上规入统工作力度,加大上规入统的激励政策和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企业上规入统的主动意识。

(四)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及时把握经济运行走势,找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主动化解不利因素,精准施策,为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提供参考,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有进。

返回 统计数据(归档时间:2020年10月30日)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柳州市2018年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

发布日期: 2018-08-02 10:21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