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受高耗能工业企业生产波动的影响,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由年初快速增长转为年中平稳增长,增速有所回落,但节能压力犹存。
一、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基本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有所增长
上半年,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552.1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0.6 %。
(二)能耗增长行业能耗总量占比大
41个行业大类中,能耗增长的行业有19个。19个行业能耗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89.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分别为6.0%、8.6%、67.8%,三大行业能耗合计占比为82.4%。
(三)规模以上工业能耗连续增长14个月,增速有所回落
2017年4月开始,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由降转升,到目前已经连续增长14个月。2018年2月,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达到顶峰,随后逐渐回落,目前能耗增长呈现平稳态势。

(四)部分县(区)能耗增速大
全市10个县(区),6个县(区)综合能耗是增长的,增速超过两位数的有4个县(区),柳城县、鹿寨县、柳江区、融水县分别增长13.5%、17.0%、17.1%、92.0%。
柳州市各县(区)2018年上半年能耗情况表
县(区) |
综合能源消费量
(±,%)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城中区 |
-17.4 |
-21.6 |
鱼峰区 |
-0.7 |
-3.4 |
柳南区 |
4.7 |
3.1 |
柳北区 |
2.6 |
1.4 |
柳江区 |
17.1 |
8.0 |
柳城县 |
13.5 |
-4.4 |
鹿寨县 |
17.0 |
6.3 |
融安县 |
-13.2 |
-21.3 |
融水县 |
92.0 |
72.9 |
三江县 |
-62.2 |
-64.0 |
二、工业用电量增速低于全社会用电量
据电网公司统计(含企业自发电),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90.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其中,工业用电63.64亿千瓦时,增长4.9%。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都保持7%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工业用电量则与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较为一致,由年初的较高速增长转为年中的平稳增长。
2018年2-6月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增速情况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大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
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五增二降”,综合能耗519.4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能耗分别增长2.6%、7.3%、8.3%、12.8%、17.1% ,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增长2.6、0.4、0.7、0.1、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耗分别下降1.6%、9.5%,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0.1、0.1个百分点。
(二)需要对重点行业加强能耗预警监测
在高耗能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市场形势较好,企业加快生产,能耗增长较快,两大行业能耗占比大,对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拉动力较大。上半年,两大行业能耗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受市场回暖因素影响,生产加快,能耗连续增长15个月。
(三)煤炭消费量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有待优化
煤炭消费量499.30万吨标准煤,增长1.8%。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为45.9%。煤炭消费量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93.2%。
四、相关建议
(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绿色经济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加大火力发电、钢铁、水泥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技改力度,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列入今年淘汰计划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线,以及列入今年关闭计划的小企业,按期淘汰和关闭。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工业生产领域全方位推进“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再生”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进汽车、钢铁、机械制造、化工、制糖、造纸等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二)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目前,柳州市煤炭消费比重占比仍然较大,而且消费量在逐年增长。未来需要调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减少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消费,利用柳州市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力发展水力发电项目。开发风电、太阳能发电。鼓励企业使用新能源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三)加大节能宣传力度,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在企业范围内加大节能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节能降耗的意识。特别是高耗能企业,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环保节能工作,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降低产品单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