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人生风向标真的很必要——关注我市部分中小学校训的特色效果和传承

发布日期:2013-04-09 00:00 【字体:

  



 
     全勤严实的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柳高学子。
   




      弯塘路小学用实际行动诠释“做人做事,止于至善”的校训。
   




      柳州民族高中的校园活动,践行真慧美。 
   




     市十五中学生将校训充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罚抄校训一百遍”“面壁背诵校训”“经典校训成为人生风向标”……关于校训,你的记忆停留在哪里?当年的校训,你还能说出哪句?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承载着一所学校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然而,时代在前进,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许多学校的校训内容、意义、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有些学校,则坚持传统,将办学初衷传承了下来。
  搜索:龙城校训各有千秋
  “让自由之风吹拂”“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光明与真理”……纵观斯坦福、哈佛、耶鲁等世界知名学府的校训,每一条都让人为之一震并印象深刻。我们身边的校训是怎样的现状呢,记者日前进行了收集整理,大概盘点出以下几类:
  【传统型】市十二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市十五中:勤学、守纪、团结、奋进   龙城中学:团结、诚实、勤奋、求实   市一中:勤奋、求实、开拓、进取   柳州高中:全面发展、勤奋学习、严格要求、实事求是
     【务实型】柳州铁一中:立德、启智   市民族高中:真、慧、美   潭中路小学:养德、迪智、励志、创优   市外国语高中:海纳百川、笃学厚德
     【引经据典型】景行小学:高山景行、学子如斯   弯塘路小学:做人做事、止于至善   公园路小学: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记忆:天天见面却鲜有记得
  当你还在回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男孩)时,会不会花少许时间来回忆一下母校的校训呢?3月27日至4月3日,记者通过网络调查、随机采访、电话访问等方式,了解到近百位市民对校训的记忆。数据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市民(网友)记不起自己母校的校训,三成市民认为校训“大众脸”中规中矩,缺乏创意。
  仅不到两成的市民表示校训对自己的人生有引导作用。
   “团结、诚实、勤奋、求实”,4月3日上午,在公园路小学接孩子放学的覃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虽然能够很快说出他过去就读的龙城中学的校训,但覃先生笑言记得校训的原因是小时候调皮,经常被老师罚抄班规和校训,对于高中阶段和大学时代的校训则完全没有印象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柳州市大多数学校的校训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华而不实的内容无法让人记忆深刻。“好像是团结、开拓之类的吧?”虽然才离开大学校园一年,陈先生努力地回忆着他大学时期的校训。“实在记不得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校训多是“四词八字”,内容千篇一律,有些校训不过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没有实际意义。”陈先生发表对校训的看法。
  “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家住跃进路的余先生表示,现在杂七杂八的提法太多了。他表示,只要学校教得好,那些提法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要务实。另外,还有部分市民虽然赞成把校训融入孩子的言行中,但也承认校训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尴尬。有关校训的内容应该更具体更实际一些。
  师生:意义重大但效果不佳
  团结、诚实、勤奋……这些风格相似、“出镜率”极高的校训词语,对于柳州市的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标语化、口号化的校训就像一座被遗忘的灯塔,往往让人找不到方向。
  市一中高二学生黄昀认为,很多学校的校训没有什么特点,无非是要大家团结、勤奋学习,告诉大家要遵守什么规范,太过于机械化,这样的校训放到哪个校园都一样。他和同学们表示更喜欢告诫大家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等这一类的校训,会更有实际意义。
  尽管如此,很多学生还是希望自己的母校能够有响亮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你听,让人印象多深。”说起表姐所在的南开大学的校训,市二中学生李佳睿满脸、满眼的羡慕。
  她觉得,校训对于统领一所学校的精神,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她了解到的我市各学校的校训,普遍平淡。
  曾经的柳高学子,如今已成柳高园丁的张筱晨就曾见证了校训所诠释的不同办学理念。“我上学时,办学理念还是‘全面发展、勤奋学习、严格要求、实事求是 ’,现如今已经改为‘自主发展,人格健全,家乡情怀,世界眼光 ’。”张筱晨觉得,重新确立后的办学理念,符合时代发展,贴合学生实际,更能够被家长和学生接受,对于新时期校训的诠释和延伸更加有意义。这一点,尤其从家长对“自主发展”这一条的接受和支持程度上表现出来。
  专家:应紧跟时代推陈出新
  校训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我市有许多学校虽然没有校训,或校训平淡,但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的人文精神。如市一职校“以心灵感受心灵,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和“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校园口号,与“严谨、求实、勤奋、拓新”的校训相比,更显活泼和响亮。
  然而,校训毕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那么当前我市各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的校训是否已“过时”?市政府督学廖增勇认为:目前,我市部分学校的校训确实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但“务实”“创新”等关键词也确实是教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如果学校能够较好贯彻,也不失其意义。
  但他也表示,平平淡淡的校训,确实在师生中吃不开,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时代感不强。因此,他建议我市各中小学应结合实际,紧跟时代,及时推出能够打动师生的校训。
  据了解,近段时间以来,市十五中正热情地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新校训。校长李凤华认为,一直以来,传统的校训指引了十五中人不断创造辉煌。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来的校训已经不能适应师生的“口味”。在新的校训征集、设定中,将充分考虑时代特征、贴近师生实际,面向师生、家长公示,在获得绝大多数的支持和认可后,方才正式“上岗”。她希望,通过新的校训,能够激发十五中师生不断追求卓越的步伐。
  日报记者姚颖盈段超   
返回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归档时间:2017年6月18日)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人生风向标真的很必要——关注我市部分中小学校训的特色效果和传承

发布日期: 2013-04-09 00:00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