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法治山歌齐声唱 和谐新风拂万家

信息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柳州法治 发布日期:2025-08-11 21:00 【字体:

“莲花开放朵连朵,全民大唱法治歌;坚持依法来治国……”日前,柳州市鱼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白莲街道宝莲社区、南山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执法人员、普法志愿者与身穿民族服饰的群众在现场同唱普法山歌。群众纷纷表示,这种普法方式让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群众的需要就是普法工作的方向。多年来,柳州市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将民族文化与法治文化融会贯通,立足各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创新推出山歌普法、多耶普法、坡会普法等“接地气”的普法活动,探索出一条扎根民族土壤、彰显柳州特质的普法新路。

“依法治国国安稳,国泰民安万万年。跟党走上强国路,迎来神州岁岁春。”4月10日,鹿寨县平山镇山歌文化主题公园内壮韵悠扬,爱好山歌的群众聚集在一起,将法律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引得路人驻足和声。平山社区覃阿姨竖起大拇指点赞:“用山歌教法律,听得懂、记得住!”

结合群众爱唱山歌、爱听山歌的特点,柳州市组建200多支由各族群众组成的普法山歌文艺队伍,织就一张覆盖广泛的普法山歌宣传网。山歌艺人紧扣宪法、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精心创作山歌作品,让法治宣传更具感染力与穿透力。鹿寨县在少数民族村寨、集市集镇打造“法治山歌”示范点,建立9个山歌歌圩,推动全县“法治山歌”工作常态化发展。鱼峰区大龙潭社区更是推出“山歌调解法”,用歌声化解矛盾纠纷,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称号。

“多耶”普法,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打造的法治宣传教育品牌。民间艺人将法律知识巧妙融入耶词,借助“多耶”的欢快节奏、“侗戏”的生动演绎和“侗族琵琶歌”的悠扬旋律,让法条化作通俗易懂的唱词。他们走村进寨,用民族语言解读法律条文,以互动交流收集群众心声。

近日,三江祥和鼓楼里格外热闹——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和三江检察院的检察官用侗汉双语,向围坐在长凳上的乡亲们讲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检察官以群众最关心的采茶收入为切入点,强调防治重金属污染、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侗族传统“讲款”文化与现代法治在这里完美融合。

“款”在侗语中意为法律条文,是侗族的民族法典,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准则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每逢节日,德高望重的“款师”“寨老”就会在鼓楼“讲款”。利用侗族独有的“鼓楼议事”“款坪讲款”形式,普法工作人员在村寨鼓楼设立普法讲堂,引导“寨老”将法律条文融入“讲款”内容,让法治更深入人心。

“赶坡会、学法律,收获大、心情好……”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坡会如今已经成为生动的普法课堂。

坡会,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七,各村寨相继举行大型坡会活动,苗族群众纷纷“赶坡”,共同吹芦笙、跳踩堂、迎新春。柳州市将坡会作为苗、侗等民族地区普法宣传主阵地,将法治文化与苗歌、芦笙踩堂等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将普法宣传点设到坡会现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法治文化特色。

“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柳州特色的普法品牌和高质量的法治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建设平安柳州、法治柳州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柳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梁洪亮说。

返回 先进典型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法治山歌齐声唱 和谐新风拂万家

信息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柳州法治

发布日期: 2025-08-11 21:00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