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爱有温度 “夕阳”更红火——我市街道、社区推出的系列适老服务举措见闻

信息来源:文明柳州 发布日期:2025-09-19 16:00 【字体:

近年来,柳州市各街道、社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结合辖区实际推出一系列适老服务举措。从优化居住环境解“出行忧”,到丰富精神生活添“乐趣味”,再到搭建互助平台聚“邻里情”,进一步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部分街道、社区。

优化适老配置

住得安心、出行安全、吃得舒心,是老年生活的基础保障。今年年初,城中区河东街道山水社区联动民政部门与爱心组织,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集中发放含有一字扶手、可移动马桶、防跌知识手册等物品的防跌包,还组织志愿者上门安装,全方位降低居家跌倒风险。城中区沿江街道桂中社区则在近期与小区业委会协调,翻新楼梯扶手,并在楼梯间设置便民椅,方便老人上下楼时歇脚。

志愿者为老年居民拍摄婚纱照。

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是社区关注的重点。桂中花苑82岁的老人陈芳,每天最期盼的事就是到城中区沿江街道王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长者食堂”吃饭。“菜品一周不重样,80岁以上老人享每日3元政府补贴。”该食堂负责人谢丽斌说,食堂会根据老人饮食习惯准备菜品,2公里内的老人可享受免费送餐服务,子女还能在线上为老人下订单。此外,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提供保洁、助浴等助老服务。

城中区沿江街道金泰苑社区则联合辖区华锡集团食堂开设助餐窗口,企业食堂利用闲置时段和场地资源错峰服务老年群体,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为老人提供了就近就餐的选择,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

丰富文体活动

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让退休生活有滋有味,是社区适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柳南区鹅山街道车辆厂社区里活跃着多支文艺团队,让老年生活充满“文艺范”。该社区的化蝶艺术团,从最初的3人小团体,慢慢发展到如今的30余人。此外,还有阳光文艺队、葫芦丝队等多支队伍,累计参与人数超200人。社区不仅免费提供二楼活动室作为排练场地,还主动协助团队组织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车辆厂社区党委书记冯俐说,这些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老人的生活,更让大家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增强了归属感。

“咚咚咚,嗒嗒嗒……”每周固定时间,城中区沿江街道金泰苑社区的活动室内都会响起整齐的非洲鼓节奏,这是社区为退休人员开设的非洲鼓公益课程现场。今年以来,金泰苑社区利用惠民资金购买惠民文化服务,陆续推出非洲鼓、舞蹈、声乐等公益课程,其中非洲鼓课程将开设3期共25节课,每周2次课,覆盖居民上百人,且全程提供零基础教学服务,没有音乐基础的老人也能轻松参与。

金泰苑社区为退休人员开设非洲鼓公益课程。

“非洲鼓节奏简单、容易上手,既能活动手脚,又能放松心情。”今年65岁的陈桂珍是非洲鼓课程的学员,她表示,通过学习非洲鼓,不仅掌握了新技能,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激活银龄力量

“我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孩子又常出差,多亏了社区‘时间银行’的志愿者,经常来帮我拿药、买菜,还陪我聊天,现在生活方便了,心情也好多了!”家住鱼峰区五里亭街道龙擎苑社区的高龄老人王婷点赞社区的互助服务。

龙擎苑社区“时间银行”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

龙擎苑社区从2019年起就推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模式。社区将75周岁以下有服务意愿的志愿者,按特长分类建档,再通过“居民接单—社区派单—服务结单”的流程,为辖区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送餐上门等“一对一”精准帮扶。志愿者的服务时长会记录在专属的“时间储蓄卡”上,未来自己有需要时,可凭卡兑换相应的服务,让爱心在社区里循环传递。

柳南区南站街道红桥社区“善邻志愿服务队”由退休居民组成,队员们分组对接高龄、独居老人,定期上门陪伴、解决难题,还充当社区与居民的“沟通纽带”。志愿者张燕新说,他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找到了退休价值。鱼峰区麒麟街道南亚社区“五老志愿者”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在志愿集市上为居民理发、修家电,在小区里养护树苗,在志愿服务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返回 创新理论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爱有温度 “夕阳”更红火——我市街道、社区推出的系列适老服务举措见闻

信息来源:文明柳州

发布日期: 2025-09-19 16:00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