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智造” 扬帆奋进
——关注柳州机械装备产业持续深耕东盟市场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5-09-22 10:39 【字体:小中大】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柳工展出的电动产品吸引客商前来了解。 (柳工供图)

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装配生产线。全媒体记者 黄蕊 摄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的展位上,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等电动产品,以及基于设备服务经验与实时车联网数据推出的柳工AI智能诊断系统亮相,柳产工程机械展现了“柳州智造”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
记者从柳工了解到,今年1月至8月,柳工在东盟国家的设备出口量已突破5000台,同比增长45%。其中,印度尼西亚市场实现了超过100%的复合增长率;在马来西亚市场,销量与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200%。
在柳工国际事业部亚太区域总经理向冬生看来,公司东盟市场的进一步稳固,得益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抢抓机遇,持续深耕。
早在2003年,柳工就进入了东盟市场,成为工程机械行业面向该区域市场的先行者。“目前,我们在东盟拥有5家海外子公司,并设有培训中心、呼叫中心和区域配件库。”向冬生介绍,柳工累计有超过4万台设备活跃于东盟各国的基础建设、矿业、农业等多个领域,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都有柳工产品的助力。
据悉,在印尼、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国,柳工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工程机械整体占有率同比增长约18%;电动产品在3年前进入东盟市场,为当地绿色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柳工在东盟发展的步履从未停歇。“今年,柳工金融印尼公司正式开业,印尼制造基地也启动建设,逐步构建起集制造、研发、营销、后市场与金融支持于一体的全价值链本土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向冬生说。
我市生产的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矿山机械和工业叉车等产品持续出口海外,工程机械油缸、工程机械专用属具、汽车尾板等产品受到市场青睐……面向东盟,柳州机械装备产业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跑赢细分赛道。
机械轰鸣作业,加速基建项目的建设,柳产工程机械的“硬核”实力尽显;而在东南亚的广袤田野、棕榈种植园里,智慧农机的身影也十分亮眼,“耕耘”着东盟市场,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我们针对棕榈果人工采摘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为热带作物智能化采收提供解决方案。”广西科技大学的高巧明博士从事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研究,其团队与广州罗锡文院士团队、区内机械制造企业联合开发的棕榈果智能拾取装运拖拉机已在印尼稳定运行9个月。同时,该团队承担了广西科技厅对外合作项目——建设印尼第一个“水稻智慧农场”。
立足柳州机械制造业发展优势,高巧明表示,未来他与研究团队将锚定高温高湿高盐条件及丘陵岛礁运输环境,研发高可靠性、高适应性的智慧热作机械,把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系统地推向东盟市场。“把柳州制造的实力、柳州高校的智力,转化为解决东盟国家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高巧明说。
柳州机械装备产业在东盟实力与影响力的提升,少不了产学研协同发力,校企合作成为产业扎根东盟的“人才密码”。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融入柳工国际化发展愿景,依托“企业设备+院校场地+共建共管”的模式,校企共建“柳工—柳职大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及8个海外分中心,搭建境内外联动的培训平台。
向冬生表示:“我们通过携手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与印尼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泰国正大管理学院、越南河内机电高等学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当地培养掌握工程机械知识的专业人才,缓解技术人才短缺难题,促进文化交流、技能传承,增强柳产工程机械在当地的品牌认同。”校企合作,架起了柳州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桥梁”。
向冬生表示,面向东盟市场,柳工将聚焦从产品销售向“价值驱动”和“生态构建”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