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从“无奈选择”到“主动报考” 职业教育“火出圈”

——“职教热”背后的冷思考之一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5-10-11 11:58 【字体: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从曾经的“无奈选择”,到如今的“主动报考”,职业教育的火爆,正在颠覆人们对于成才路径的认知。职业教育何以“火出圈”,背后有哪些机遇与挑战?记者深入探访,解析柳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道。

不同赛道,同样出彩。近年来,我市多所中职学校招生火爆,部分优质专业录取门槛持续攀升,中考成绩B+等级方能跻身热门专业之列。如今,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观念逐渐转变,掌握硬核技能的“手艺人”用技术解锁命运之门,成为职场新标杆。

“当前这个识别框已经出现丢码现象,我们必须把这9个方框全部校准为红色,否则会导致小车在行进中偏离轨道。”在东风柳汽总装车间物料配送区,维修电工技师赵树晨正专注调试智能移动小车的灰度识别系统。这名25岁的青年技师,从中职起步,经高职深造,2023年毕业后因优异表现而提前转正。赵树晨向记者表示,职校所学的PRC编程、电路故障分析等专业知识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助力他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对于当年选择职业教育,他坦言:“当时的中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所以还是想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我对电器机械方面有着很大的兴趣,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社会观念的转变,高就业率的吸引,职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升学通道的完善,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将目光投向职业教育。今年,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计划招生3250人,实际报名达7393人,总分C+等级学生同比增长4.6%,总分B等级学生同比增长1.6%。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计划招生3200人,实际报考人数达到7000余人,报考人数是计划招生人数的两倍多。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工作科副科长张柳春介绍,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稳定在94%以上,“职教高考”制度更打通了从中职到职业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的深造通道。

曾几何时,很多人觉得“职业院校”招收的都是被中考、高考淘汰的孩子,带着“差生”标签,上职校是被迫分流后的无奈选择。如今,职校报名火热,分数线逐年提高,职业教育悄然发生了从“无奈选择”到“主动报考”的变化。职业院校为啥越来越“香”?采访中,学生余涛晨道出内心想法:“如果我学得好,我可以去考虑专升本这条路。如果学得不好,我也可以学一点技术,然后给自己谋一条出路。”家长韦满也坦言:“希望孩子以后能升到本科,然后再继续升学。哪怕她考试失利,她也有一门技术,以后出去找工作也很有优势。”

在过去,接受职业教育常被视作出路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升通道狭窄。而“职教高考”制度的应运而生,创造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路径。这回应了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呼唤,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强、善于在实践中寻找答案的孩子而言,也更具适配性与实用性。“多一种”选择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从“无奈选择”到“主动报考”的关键动力之一,也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
×
返回 柳州要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职教热”背后的冷思考之一

从“无奈选择”到“主动报考” 职业教育“火出圈”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5-10-11 11:58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从曾经的“无奈选择”,到如今的“主动报考”,职业教育的火爆,正在颠覆人们对于成才路径的认知。职业教育何以“火出圈”,背后有哪些机遇与挑战?记者深入探访,解析柳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道。

不同赛道,同样出彩。近年来,我市多所中职学校招生火爆,部分优质专业录取门槛持续攀升,中考成绩B+等级方能跻身热门专业之列。如今,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观念逐渐转变,掌握硬核技能的“手艺人”用技术解锁命运之门,成为职场新标杆。

“当前这个识别框已经出现丢码现象,我们必须把这9个方框全部校准为红色,否则会导致小车在行进中偏离轨道。”在东风柳汽总装车间物料配送区,维修电工技师赵树晨正专注调试智能移动小车的灰度识别系统。这名25岁的青年技师,从中职起步,经高职深造,2023年毕业后因优异表现而提前转正。赵树晨向记者表示,职校所学的PRC编程、电路故障分析等专业知识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助力他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对于当年选择职业教育,他坦言:“当时的中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所以还是想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我对电器机械方面有着很大的兴趣,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社会观念的转变,高就业率的吸引,职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升学通道的完善,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将目光投向职业教育。今年,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计划招生3250人,实际报名达7393人,总分C+等级学生同比增长4.6%,总分B等级学生同比增长1.6%。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计划招生3200人,实际报考人数达到7000余人,报考人数是计划招生人数的两倍多。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工作科副科长张柳春介绍,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稳定在94%以上,“职教高考”制度更打通了从中职到职业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的深造通道。

曾几何时,很多人觉得“职业院校”招收的都是被中考、高考淘汰的孩子,带着“差生”标签,上职校是被迫分流后的无奈选择。如今,职校报名火热,分数线逐年提高,职业教育悄然发生了从“无奈选择”到“主动报考”的变化。职业院校为啥越来越“香”?采访中,学生余涛晨道出内心想法:“如果我学得好,我可以去考虑专升本这条路。如果学得不好,我也可以学一点技术,然后给自己谋一条出路。”家长韦满也坦言:“希望孩子以后能升到本科,然后再继续升学。哪怕她考试失利,她也有一门技术,以后出去找工作也很有优势。”

在过去,接受职业教育常被视作出路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升通道狭窄。而“职教高考”制度的应运而生,创造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路径。这回应了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呼唤,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强、善于在实践中寻找答案的孩子而言,也更具适配性与实用性。“多一种”选择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从“无奈选择”到“主动报考”的关键动力之一,也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