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数据函〔2025〕32号 关于对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65号提案的答复
柳数据函〔2025〕32号 关于对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65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发布日期:2025-06-12 11:00 【字体:小中大】
关于对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第065号提案的答复
姚勇委员:
您在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鼓励发展“AI+”助力柳州新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65号)收悉,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单位主办,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提出的建议,您在建议中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享了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秀案例,并从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增加资金投入、推动数据资源整合与开放、打造示范项目等五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我单位收到交办件后,高度重视此项提案的办理工作。为做好此提案办理工作,我单位认真研究提案内容,制定了提案办理工作方案。同时,我们认真研究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文件精神和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
一、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一)成立工作专班
2025年3月24日,柳州市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了《柳州市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组建方案》,标志着我市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正式成立。工作专班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成员涵盖各关键部门负责同志,下设基础设施、数据、场景等11个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我市人工智能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和统筹协调,为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制定发展规划
2025年3月30日,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柳州市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柳州市人工智能发展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创新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支撑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推动柳州从“制造重镇”向“智造高地”转型。到 2027年,建成全域 2000PFlops智能算力网络,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企业 100家以上,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建设特色应用场景 100个以上,形成 3至 5个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三)优化营商环境
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到非禁即入,优化审批流程,优化准入服务,确保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做好市场准入事项的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在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发布,不断提升市场准入政策透明度和清单使用便捷性。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保障企业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和要素获取。
为加快培育柳州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破局第四大支柱产业,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在支持关键技术创新、支持创新成果首试首用、支持场景牵引及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制定标准、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扩大金融信贷支持、支持专业人才引育九个方面制定专项资助、奖励、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科研、创新、产品研发的投入,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吸引企业投资落地。
二、构建人才生态,驱动产业创新发展
(一)加强本地人才培养
3月25日,柳州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人工智能产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将依托华为行业资源,助力柳州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建设,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并向本地相关生态企业输送,计划2025年夏季启动人工智能专业招生;与广西智能制造学院就人才培养达成初步合作共识,计划2026年正式开始合作。
(二)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市委组织部结合人才新政优化升级,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草拟的《柳州市人才支撑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中提出加快对人工智能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引进,对来柳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给予生活补贴。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纳入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放宽对此类人才认定的条件限制。将国内外知名人工智能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骨干纳入人才分类标准,可认定为柳州市高层次人才。
举办“龙城人才周”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引进配套活动。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赴区内外组织多场“双招双引”项目洽谈会,靶向引进重点产业项目、产业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团队+项目”打包引进;针对柳州市内外重点高校学子、柳籍在外优秀青年人才、硕博士高层次人才开展引才入柳专场招聘、政务实习、企业实习、职场技能培训会、青年人才沙龙等活动。
三、夯实资金保障,引导资源精准配置
(一)积极设立专项资金
市财政局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相关规划,通过统筹科技支出、工业发展资金、智慧城市等专项资金,支持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并在项目前期经费方面提供要素支持。后续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探索设立相关专项资金。目前《2025年金融惠企政策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已进行征求意见,待文件印发后,相关企业可根据实施细则申请融资。
(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加强区市协同联动,依托广西政府投资基金和市级产业引导基金的资源集聚优势与市场化运作能力,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流向人工智能(AI)研发创新、场景应用等关键领域,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四、推动数据整合共享,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一)创新数据共享模式
依托柳州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中台,持续推进政务数据“聚通用”和数据治理工作,构建我市“纵向上与国家、自治区平台贯通,横向上与各级各部门及信息系统联通”的数据共享模式,推动各类数据安全有序调度、供给,逐步构建我市高质量数据资源体系,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应用需求的同时。截至目前,全市已汇聚政务数据目录3733条,汇聚数据量达到6.5亿条,数据接口被调用累计超过4.4亿次,并完成信用体系建设、社会救助、资源环境等22个主题库和70个跨部门融合应用场景建设,为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157个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
(二)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市数据局组织编制了《柳州市公共数据运营安全工作流程》,将公共数据的治理、授权、数据产品设计开发、登记备案、交易以及监管的各实施环节的业务处理和安全措施进行具体规定,保障各实施环节的公共数据安全;组建数据安全专业保障队伍,根据我市改革举措落实和数据安全保障的需要,强化数据调度、治理、交易的全流程、全周期安全监管,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五、强化示范引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
近年来,柳州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优必选机器人、思必驰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落户柳州。柳州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柳州制造业“智改数转”入选工信部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案例,上汽通用五菱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今年三月,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柳州市16个项目成功入选,入选总数位居全区第二。其中,人工智能产品6项、垂直领域模型2项、典型应用场景8项,制造业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数量位居全区第一。此外,《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同步收录柳州企业实践案例16项。合计32项应用成果入选自治区名单,应用成果覆盖汽车、新能源、机械、制糖等重点产业,为传统行业“智改数转”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板,标志着柳州在“人工智能+制造”领域形成区域示范效应。
下一步,在完成该项提案办理工作的基础上,我单位继续联合各相关单位多向发力、多措并举,推动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围绕模型、产品、企业三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二是围绕产业升级、科技赋能、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四大领域深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更多可复制的示范应用场景;三是完善算力、数据、模型等三类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
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202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