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2149号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关于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2149号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信息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2-07-01 17:19 【字体:小中大】
建议内容:关于强化金融和行业部门参与财政金融联动的建议
财政和金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调控手段,既需要在宏观政策方向和内容加强二者协同,也需要在微观经济活动领域加强二者协同,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联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形成政策调控合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底,广西印发了《关于加强财政和金融统筹联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财政和金融统筹联动“十四条”,采取保费补贴、业务奖励、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投资基金等措施,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通过“补、奖、贴、偿、投”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加强财政资金与金融工具协同运用,初步构建财政金融统筹联动机制。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117亿元,撬动约7103亿元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惠及731万户(次)市场主体,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近91亿元,形成财政与金融统筹联动的合力,获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自治区亮点工作通报表扬,其中“桂惠贷”政策得到李克强总理高度肯定。
虽然我区财政金融统筹联动取得了突出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区、部门对财政金融联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被动执行多、自我创新少,工作力度不大、手段不多,没有将财政金融联动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来运用,导致财政金融联动效应未能实现最大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金融监管部门运用金融政策有待加强。财政金融联动机制的一个核心目标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目前财政金融联动机制主要采取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缺乏金融监管部门在货币政策工具、金融机构监管考核激励、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金融政策方面的相互配合,仅依靠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作用有限,财政金融联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行业主管部门对财政金融联动参与度有待提升。广西出台了“桂惠贷”、融资担保、PPP等财政金融政策,鼓励各行业运用财政金融政策拓宽行业发展路径。同时各行业部门也出台了包含财政金融支持内容的行业发展措施,但牵头单位多为金融部门或财政部门。实质上,财政金融政策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一种方式,需要由行业主管部门应用在行业中,但行业主管部门在工作中存在主动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意识不够、政策宣传和推介针对性不强、项目储备不充分等问题,未能主动有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导致可以享受政策支持的企业或项目不多,难以发挥出财政金融政策效益。
三是市县政府运用财政金融政策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市县政府对财政金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主要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出台政策为主,较少自行出台本地政策,被动执行多、自我创新少,将财政金融措施作为支持地方发展重要手段的意识还不够强。同时,由于一些地区专业力量较少,如全区有7个设区市的金融局与财政局合署办公,没有专门配备金融人才,专业人员力量跟不上财政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导致基层对改革推进力不从心,难以发挥出财政金融政策效果。
强化金融和行业部门深度参与财政金融联动不仅能让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还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吸引更多财政金融资金向我区流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此,建议:
一是金融监管部门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建议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抓住中央金融政策机遇,加强金融工具使用,对金融机构开展的政策业务合理实施差异化监管和考核机制,并联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服务经济发展。同时,指导各地各部门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推出更多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满足行业发展融资需要;指导企业上市发债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方位地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提升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效果。
二是行业主管部门深度参与财政金融联动机制。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强化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牵头落实好行业发展政策中的财政金融联动措施,结合行业发展规划布局、生产经营特点、项目计划安排、市场发展需求及内外部环境等情况,做好部门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加大政策宣传和项目推介力度,从全局层面形成系统性支持体系,确保财政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政策协同度和精确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扶持行业企业。
三是市县政府主动谋划当地财政金融工作。在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建议市县政府加强对财政金融措施的学习与运用,积极主动参与研究,从源头上重视制度政策的统筹制定,变被动买单为主动理财,发挥财政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撬动作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出有利于当地发展的针对性政策措施,实现财政资金开源节流、少花钱办大事。
承办单位: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商务厅、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保监局、自治区北部湾办及14个地市政府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十三届人大
五次会议第2022149号代表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期间,××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强化金融和行业部门参与财政金融联动的建议,该建议由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商务厅、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保监局、自治区北部湾办及14个地市政府协办。经研究,我市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柳州市积极落实上级关于金融支持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谋划财政金融工作,充分发挥财政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撬动作用。
一、财政资金参与发挥引导撬动作用
(一)落实自治区“桂惠贷”政策
2021年柳州市辖内实现“桂惠贷”投放300.26亿元,投放金额居全区第二位,投放量为全区平均值(170.09亿元)的1.77倍,投放金额连续四个季度登上自治区“桂惠贷”通报表扬红榜,投放比例差额年度排名第一、登上自治区“桂惠贷”通报表扬红榜。2022年一季度,柳州市辖内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4180笔,贷款金额106.79亿元,投放金额暂列全区设区市第2位,超额完成一季度投放任务(100亿元),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2.17亿元。一是按照自治区下达柳州市2022年“桂惠贷”投放目标任务,印发《关于分解落实2022 年柳州市“桂惠贷”目标任务的通知》,明确柳州市年度“桂惠贷”投放超 390 亿元的目标,力争实现450 亿元。二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工作交流,落实督促通报制度,按月编印“桂惠贷”工作交流简报,按季发布“红黑榜”情况通报,对“桂惠贷”投放排名前5位的机构予以表彰,对投放排名靠后的机构予以督导。三是3月1日举办柳州市退役军人“拥军贷”签约仪式,“拥军贷”是柳州银行与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推出的“桂惠贷”名单制产品,是广西退役军人创业专项特色金融产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二)政府出资引导投资
鼓励柳州市投资引导基金、柳州市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统称“柳州市政府出资投资引导基金”)与自治区产业投资基金、柳州市北部引导产业基金、柳州柳东引导基金等各类基金合作,通过设立子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的方式优先投向柳州市重点工业企业。一是通过市场化方式筹建子基金。柳州市政府出资投资引导基金参与设立柳州金控明德跃升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广西柳州广投国富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柳州双英专项扶持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和广西柳州保碧赋能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西广投东城锂电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西广投柳州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等六支子基金,总规模35.9亿元。二是加快子基金对外投资工作。截至2022年3月底,各子基金实缴资金规模14.5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5.14亿元,其他资本出资9.42亿元;已完成柳州国轩、双英集团、阜时科技等30个企业共13.04亿元投资。
(三)加快推进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我市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有效地推动全市PPP工作提质增速。2021年,柳州市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50个,总投资额478亿元,其中管理库项目40个,投资合计394亿元,储备清单项目10个,总投资合计84亿元。按项目级次分,市本级PPP项目25个,已全部落地;县区项目25个,已落地1个,入库项目数量、落地率和进入运营阶段项目数均排全区前列。
(四)抓好行业发展财政金融联动措施落实
1.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业发展规划,适时调整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一是针对芯片紧缺的问题,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企业采购芯片及支持企业加快国产芯片开发,拉动企业投资4.38亿元,全年挽回汽车产量38万辆。二是缓解部分中小工业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积极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设立工业应急周转资金,2021年为93家次中小企业提供应急周转资金7.1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费用1300多万元。三是强化和金融部门联合开展业务,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工作,鼓励银行及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开展相关业务。四是积极争取产业园区政府专项债,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助力产业发展,2021年获得发行额度20.6亿元,2022年已获得发行额度14.92亿元,有效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发挥直接股权投资资金的引导拉动作用,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新兴产业直接股权投资项目,目前有7家企业获得直投基金总额70000万元。
2.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工作作为促进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政银担”合作。一是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印发了《柳州市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柳州市加快推进全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加快全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2021年,柳州市共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推荐1458户,推荐融资需求金额合计4.59亿元,涉及水果种植、粮食生产、畜禽养殖、生猪养殖、螺蛳粉加工销售、甘蔗种植、农机、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林业经济等柳州市特色优势产业。二是及时跟进担保业务,推进“建档立卡”项目消化落地。截至2021年末,广西农担柳州办事处累计开展贷款担保1144笔,金额3.9亿元,实现在保1164笔,在保余额3.8亿元。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累计担保放款 421户,金额12627万元。三是将农业信贷担保“建档立卡”工作与“桂惠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农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农村扩大有效投资等政策相结合,全方位挖掘有信贷担保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降低贷款利率、补贴担保保费、提供贷款贴息、增加项目扶持等举措,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三农”主体融资积极性。截至2021年12月,共计收到116笔“新农直报”平台申请,金额合计8190万元,新农直通车担保放款项目数及金额均居全区前列。广西农担公司经过电话回访及现场调查,已完成授信担保35户,实现放款3137万元。四是加强农担服务网络建设,加大涉农担保贷款投放力度,“银担”风险分担合作更上新台阶。柳州市农担公司已在鹿寨县、柳城县、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柳江区等五县一区选址挂牌,设立金融服务站点,形成了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分区域安排专人负责解答和受理担保业务申请,加大业务推广力度,提高服务效率,切实有效地增强了农业担保体系运营效率。五是为有效解决农业企业抵押物单一或无抵押物而面临的融资困难,积极对接柳州市农担公司和农业银行,结合柳州市市场需求和行业特点,针对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三江茶叶等特色产业,创新推出部分金融支农惠农服务。创新推出“惠农保—春茶贷”“惠农保—柑橘贷”“惠农保—木材贷”“惠农保—金蚕贷”“惠农保—建补贷”“惠农保—甜蜜贷”等多款支农惠农特色担保产品。新产品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适用性,并享有融资成本低廉、抵押物灵活、抵押折数高等特点,极大丰富了柳州市农业担保产品。
二、金融联动发挥协同作用
(一)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的贯彻落实。印发《2021年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专项实施方案》,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突出问题。一是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5.88亿元,较年初增长9.11%。二是创新打造首贷续贷中心线上融资模式。依托柳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线上首贷续贷中心,开设首贷续贷专属融资对接通道,开发专属首贷续贷金融服务产品,使企业能够足不出户通过线上首贷续贷中心完成融资需求发布、融资对接、贷款手续办理,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与便捷度。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首贷续贷中心通过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为1414户民营小微企业办理首贷续贷业务,金额共计115.4亿元。三是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截至2021年底,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累计投放910笔,所有项目均能严格落实新型政银担合作考核指标任务,实际平均年化担保费率仅为0.74%,低于同业平均费率水平。
(二)持续做好稳企业保就业金融服务工作。印发《柳州市金融支持“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指导金融机构优化产业金融供给,以解决企业困难为重点,制定“一行一策”,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做好融资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三)创建自治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取得重大突破。柳州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柳州特色的创新与实践。一是做好制定绿色金融支持柳州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探索制定柳州市绿色项目认定标准的立项工作。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重大战略部署,完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顶层设计,制定柳州市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路线图,明确支持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目标。目前柳州市支持绿色金融低碳发展目标金融路线图课题立项,完成竞争性磋商前期工作。二是正式运行广西首个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入驻金融机构33家,注册企业7582家,较年初增加918家,已获融资企业3988家,较年初增加366家,获得银行授信243.54亿元,较年初增加10.08亿元,融资总额228.6亿元,较年初增加7.37亿元。三是联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绿色专营机构考核办法,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引导更多绿色金融资源要素流向绿色领域,充分发挥绿色专营机构作用。目前正在和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柳州银保监分局探讨初版评价细则,预计5月完成。四是积极扩大绿色金融组织机构规模。完成审批挂牌绿色专营机构36家,预计年底增至50家。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226.49亿元,较年初增长16.47%。
(四)搭建金融支持螺蛳粉产业链平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州重要讲话精神,印发《柳州金融支持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螺蛳粉产业贷款余额8.38亿元,较年初增加0.76亿元,年初以来支持企业家数(含个体工商户、农户)347家,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93亿元。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继续落实《金融支持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制造业产业链上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仓单、订单、票据等打造特色供应链融资模式。2022年一季度,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新发放贷款共计132.43亿元,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贷款17.7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65.34%,工业供应链金融发放额达198.05亿元。
(六)政银企合作谱写新篇章。一是召开支持柳州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金融专题会议,推动各金融机构与柳州携手共进,进一步支持柳州高质量发展。会议中6家金融机构与柳州4家市属国有企业现场签约,提供近400亿元资金支持。二是推进《柳州市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助推政银合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聚焦柳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利用柳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惠企优势,以“企业服务年”为契机,做好银企融资对接服务,提升融资便利度,一季度帮助企业解决各类融资需求20余次。
(七)推进奖补激励机制。为减少企业对上市(挂牌)前期成本较高的顾虑,制定《柳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若干措施》,出台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奖补政策,构建资本市场扶持政策体系。按企业改制、辅导、报会、成功上市(挂牌)、债券融资等不同阶段兑现相应的奖补资金,发挥“及时雨”作用,消除企业顾虑。柳东新区制定了本地化的扶持政策,与市级同步发力,效应叠加,推行“政策找企”,对符合政策的企业及时拨付奖励资金。2021年,全市共拨付企业上市(挂牌)扶持资金640万元,争取自治区对我市资本市场奖励资金1046万元,受益企业29家。
三、金融监管部门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一)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强政策工具管理,增强再贷款再贴现精准滴灌功能,支持制造业、供应链金融、三农、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发展,强化正向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精准投放到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提高政策普惠性。2021年,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累计发放再贷款71.41亿元,同比增加19.58亿元;累计发放再贴现126亿元,同比增加46.68亿元。2022年一季度,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累计发放再贷款13.65亿元、再贴现24.41亿元;3月末再贷款余额77.55亿元,同比增加13.85亿元;再贴现余额45.65亿元,同比增加23.48亿元。
(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高支持实体经济质效。2021年,各金融机构累计推出信贷创新产品53个,累计发放贷款66.21亿元。2022年1—2月累计发放贷款14.21亿元,截至2月末余额64.22亿元。
(三)聚焦新型无抵押贷款,探索拓宽机构融资渠道。柳州银保监分局持续引导银行机构在做好风险合规的前提下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银税互动贷款等无抵押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灵活的特点,推动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2022年一季度,柳州辖区累计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20万元。
(四)引导辖区银行机构深入重点领域与重点行业。柳州银保监分局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推进和规范银税合作机制,对接税务部门,开发银税合作产品种类,推动“以税促贷”“以信换贷”,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柳州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银税合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4.48亿元,比年初增加10.57亿元,授信户数3995户,比年初增加172户。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全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结合机关绩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建议整改工作,督促银行机构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银行内部信贷办理流程,合理下放审批权限,精简审批环节,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提升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
(二)严格落实自治区任务目标要求。与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柳州银保监分局联合建立“桂惠贷”督办机制,采取表彰、通报、约谈等形式,鼓励各金融机构争当“排头兵”和“主力军”。召开柳州市金融运行分析会暨“桂惠贷”银企对接会,聚焦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产业金融供给,保持经济运行稳健。
(三)做好柳州市金融支持“企业服务年”活动。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成立工作队,与县区联合开展金融支持“企业服务年”活动,通过政银企对接、企业走访等活动,落实“一行一策”金融服务机制,进一步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四)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一是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重大战略部署,完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顶层设计,制定柳州市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路线图,明确支持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目标。二是加快制定绿色金融地方标准,推动绿色项目库建设,争取上级政策和金融机构支持。三是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绿色转型发展,加快信息披露步伐。四是推广使用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结合绿色金融地方标准,全面开启绿色项目智能认证功能,提升绿色项目辨识质效。五是制订绿色金融奖补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六是联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对绿色专营机构考核办法,充分发挥绿色专营机构作用。
专此函达。
柳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