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柳州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柳州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22-10-31 16:41 【字体:小中大】
在柳州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关于加强推进家政康养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第77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升康养技能人才培训鉴定服务供给能力
柳州市现有能开展康养服务类项目(如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育婴师、保育员等)培训的机构共有42家(其中8家职业技工院校、34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占全市所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45.65%,是各培训机构开设培训课程较多的项目,完全能够满足柳州市康养服务培训需求。柳州一职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了培养康养服务人才的专门学院,为柳州市开展康养人才培训提供了优质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和师资支持。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人社部〔2019〕90号)、《关于开展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桂人社函〔2020〕203号),从2020年开始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试点,改变以往由人社部门鉴定的单一评价模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新机制,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市技能人才成长。目前在柳州市备案可开展保育员等级认定的机构有4家,育婴师等级认定的机构有8家,家政服务员等级认定的机构有3家,养老护理员等级认定的机构有4家,可开展的鉴定等级都是最高3级(高级)。针对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康养服务行业新职业(工种),待公布培训及评价标准后,柳州市即可同步开展。
二、部门联动加大康养技能人才培训力度
2022年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各部门资源,牵头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康养服务类技能人才培训。根据《关于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的函》,2022年市卫生健康委委托南宁市朋宇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卫生学校开展病患照料专项能力培训650人次。市民政局委托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老人照料专项能力培训和养老护理员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共200人次。市总工会重点实施“送培创”工程,从工会经费中提取培训资金,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等开展家政培训,计划培训800人次。
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开展“八桂劳务”品牌建设,打造“八桂家政”劳务品牌,围绕“一老一小一患”等群体迫切需求的家政类职业(工种)项目,重点培养母婴护理员、家务服务员、家庭照护员、养老护理员和病患陪护工等技能人才,2022年预计开展培训1830人次。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获评自治区级“八桂家政”劳务品牌培训示范基地,获得100万元基地建设资金,该校王冬梅劳务品牌工作室获评自治区级“八桂家政”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获得10万元基地建设资金。
2021年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举办了“八桂家政”劳务品牌师资力量培训班,柳州市选送一批优秀教师参加培训,旨在提升他们的培训理念、教学方法及能力,进一步增强家务服务技能和养老护理技能,为柳州市今后开展“八桂家政”劳务品牌培训提供统一规范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标准,提高培训质量。
三、开展技能竞赛检验培训成效
2022年6月举办的柳州市第二届“龙城杯”职业技能大赛暨柳州市第七届农民工技能大赛设置母婴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家务服务员三个康养服务类竞赛项目,共有85名选手参赛,其中22名选手获奖。此次竞赛集中展现了柳州市康养服务人员优质的服务意识,精湛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检验了近年来康养服务行业技能培训所取得的成果。部分竞赛优秀选手将代表柳州市参加区级赛,与其他地市选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以赛促训、以赛促评的目的。此外,市民政局今年将继续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以大赛为契机,宣传养老护理行业职业风采,增强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凝聚力和职业自豪感,挖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推动柳州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医养融合深入发展
全市共有33家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邀请医疗合作单位专家为养老护理员开展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日常护理等培训,如夏季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针对褥疮、误食食品药品、烫伤、跌倒等防范及护理培训,培养养老护理员多方面的护理能力,推动医养融合发展。2020年,荣军医院、柳钢仙源颐养中心获评自治区第一批中医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2021年,柳州市社会福利院获评第二批中医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市社会福利院积极探索公办养老机构延伸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创新,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融入老年人起居、饮食生活等各个方面,开展了中医诊治、体质辨识等中医药特色服务,开设了中医诊室、中医治疗室、康复理疗室,同时推出药膳食品,中药养生保健饮品,形成了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合作的特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