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450200007604210R/2022-37024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年09月17日
标  题:
柳政发〔2022〕3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柳政发〔2022〕32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28日
文件下载:
下载
相关解读:

柳政发〔2022〕3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柳州市贯彻

落实<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柳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柳州市人民政府

                                        2022917


柳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公共

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全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及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以重大疫情防控为主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根据《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广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柳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柳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把握全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基本规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升防范化解风险和应急管理能力,以“生命至上”理念构建具有柳州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一轴六翼”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柳州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联防联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坚持以预防为先,筑牢公共卫生“网底”,加强平急有序高效转换。推进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形成医防紧密结合、平急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

统筹谋划,系统治理。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协调发挥各主体作用,统筹完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管理、医疗救治、综合保障、人才建设、科技支撑等各环节,提升重大疫情应对能力。

智能高效,创新驱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精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中的支撑作用。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建设,注重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推动科技赋能。

(三)建设目标

2025,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加强,应急保障体系更加完备。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构建市、县、乡位一体的纵向管理网络及联通各部门的横向管理网络,建成指挥高效、决策科学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大中型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基本完成,实现隔离转运管控科学有效;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力全面加强,大规模核酸检测更加快捷;流行病学调查溯源更加精准,跨部门跨区域联防联控协同应对能力明显提升;群防群控的理念和机制全面确立;建成调度有序、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网络。

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明显增强。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能力明显提升,全面建成标准规范、运行高效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成国家级、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县级医院建成“平急结合”的可转换病区,重症监护病区床位明显增加,医疗机构防控救治能力全面提升。

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打造全区一流卫生应急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人员整体水平,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柳州市“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

柳州市

实际值

2020

自治区

实际值

2025

柳州市目标值

2025年自治区目标值

指标

性质

设施

设备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

-

-

100

100

预期性

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个)

0

0

1

3

预期性

柳州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个)

-

-

1

-

预期性

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县级覆盖率(%

100

90

100

100

预期性

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

91.67

74.86

100

100

预期性

传染病床位数占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比重(%

3.32

1.95

3.32

2.1

预期性

设施

设备

10万常住人口负压病房床位数(张)

3.35

0.64

3.35

1.91

预期性

市属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占医院编制床位的比例(%

2.11[1]

1.33[1]

8

8

预期性

县级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占医院编制床位的比例(%

2.7[1]

1.03[1]

4

4

预期性

具备快速转换为临时隔离救治场所条件的大中型公共设施改造完成率(%

-

-

80

80

预期性

每万常住人口急救车辆数(辆)

1

0.35

1

0.77

约束性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负压救护车占总救护车比重(%

23[2]

15[2]

40

40

预期性

联防

联控

承担流行病学调查职责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覆盖率(%

-

-

100

100

预期性

乡镇(街道)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覆盖率(%

-

-

100

100

预期性

人才

队伍

自治区级卫生应急队伍(支)

1

12

1

14

约束性

市级卫生应急队伍(支)

2

6

4

19

预期性

县(区)级卫生应急队伍(支)

15

-

17

-

预期性

市级公共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100

63

100

85

预期性

应急

响应

居民公共卫生应急素养水平(%

-

-

30

30

预期性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规范化报告率(%

100

95

100

97

预期性

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规范处置率(%

100

95

100

97

预期性

公共卫生应急专项预案县区覆盖率(%

100

-

100

-

约束性

综合

保障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市县覆盖率(%

-

-

100

100

预期性


注:[1]设区市市属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占医院编制床位的比例(%)、县级医院重

症监护病区床位占医院编制床位的比例(%),以上两个指标2020年实际值中的基础数值为“2021年实际值”。

2]该数值为目前(2022年)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负压救护车占总救护车的比重(%)。

二、主要任务

构建“一轴六翼”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以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为轴,以应急响应、医疗救治、人才建设、科技支撑、对外交流合作、物资保障为翼,建机制、补短板、强弱项、固保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应急能力,推动柳州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体系现代化。

(一)维护公共安全,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市、县、乡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成立由卫生健康、公安、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贯彻执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研究部署、组织指导、指挥协调、监督考核应急管理工作。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本级人民政府分管卫生健康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设在本级卫生健康委(局),办公室主任由本级卫生健康委(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强化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权责,乡镇(街道)设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村(居)民委员会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推动将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市、县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应明确卫生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大数据发展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建立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市、县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健全突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应急联动、现场指挥等应急处置机制。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建议、技术支撑作用。强化部门协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军地协同,加强对环境污染、群体性中毒、生物恐怖等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建设。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大数据发展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提升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制定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部门职责和处置路径,实现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覆盖实现预案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加强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及培训演练。完善分层分类、高效实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动态修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完善医疗物资储备与保障、生活物资保障配送、交通保障等子预案,提升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和约束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长效机制,加强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缩短从常态到应急处置的转换时间。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基层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网格员、医疗卫生人员、民警、志愿者“五包一”防控工作机制,落实健康宣教、环境整治、人员排查、居家管理、生活保障、关爱服务等网格化措施,配合专业部门做好社区管控、人员转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环境采样检测、终末消毒和心理疏导等综合防控措施,推动公共卫生与基层治理高效融合。大力倡导全社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营造和谐的涉外人文氛围,落实人文关怀,引导归国华侨华人和其他外籍人士自觉遵守属地防疫规定,协同抗疫。〔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外事办,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团市委〕

专栏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项目

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应急指挥、监测预警、联防联控、精密智控、平急结合、医防融合等机制,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防控能力。

2.完善市、县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乡镇(街道)均设立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人员不低于专业技术人员的25%

(二)完善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响应处置能力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疾控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的有关要求,改革完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工作体系。加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填平补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配置缺口。2025,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全部达标。支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或改造升级,加强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市疾控中心配备移动检测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实现县级全覆盖,提升基层传染病检测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建立多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构建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队伍。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编办,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食源性疾病等为重点,完善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系统,完善各类监测哨点布局。优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推送、会商分析和早期预警制度。及时监测预警高危区域、高发季节和高风险人群,健全覆盖市、县、乡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网络。加强农村地区疫情监测,充分发挥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店哨点作用,做好退烧药、抗病毒药、抗菌素等药品处方或销售的实名登记。探索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奖励机制,健全举报人相关信息保密制度。探索建立疫情预警容错纠错机制。〔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制度和方法,建立多部门联合开展风险评估的联络沟通机制,明确风险评估周期、形式及规模,形成长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传染病防控、职业卫生、食品安全、核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综合评估研判监测信息,提高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能力,提高潜在风险隐患的早期识别能力。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独立、准确、及时发布疾病风险提示,提出预警意见建议。〔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强化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基础能力。因地制宜制定传染病疫情、灾害事故的预防、应急准备、监测、响应、处置及应急演练等技术标准。坚持“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提升疫情防控综合能力,提高疫情研判、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心理援助等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卫生应急设备装备规范化建设,统筹应急状态下分级响应、区域联动、人员支援、设备调集和物资保障。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做好辖区内采、送、检、报等全流程全要素匹配。〔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发展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分层、快速灵敏、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应急预警响应机制,明确不同级别响应的启动标准和流程,规范处置原则和决策主体,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参与范围、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完善首诊负责、联合会诊等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应急处置能力。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大数据发展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性(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高效协同。建立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推送和自动抓取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群健康信息数据闭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加强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同监测,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处置疫情和分工协作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科室,配备专(兼)职公共卫生人员,探索在医疗机构设立专(兼)职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将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情况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指标体系。探索在一定范围内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一定数量的传染病床位,配备必要的临床医师。积极推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融入医联体建设发展,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城乡社区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以医联体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和需求为导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动参与医联体公共卫生工作。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家庭医生服务范围。〔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编办,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做好公共卫生应急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市、县级公共卫生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市本级公共卫生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媒体协同、线上线下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卫生健康科普工作格局。结合本地主要健康需求,围绕急性传染病、安全与急救等重点领域开展公共卫生应急科普教育。大力促进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知识普及与技能训练,开展卫生应急知识“五进活动落实学校公共卫生宣教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疾病防控知识。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主体责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中毒预防、放射防护知识等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居民公共卫生应急素养水平。推动在全市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社会各方力量,逐步形成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良好局面。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宣传与舆情引导,构筑高效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处置机制。完善信息公开与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发布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信息,正面回应相关舆情热点问题,依法处置造谣传谣行为,确保舆情平稳、社会情绪稳定。〔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专栏2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项目

1.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项目。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搭建区域内“1+N”公共卫生应急专业实验室网络补齐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配置缺口。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提升工程。

2.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合理布局设置监测哨点,强化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应急监测预警信息化支撑,围绕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建立相关症候群监测网络和数据平台。

3.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医疗、疾控、公安、交通、医保、医药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的相关信息,形成广泛参与和联动的监测预警数据集成共享系统。

4.医防协同建设项目。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将履行公共卫生职责情况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指标体系。

5.公共卫生应急素养提升工程。按自治区要求,实施自治区、市、县三级公共卫生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市本级公共卫生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建设。


(三)提升救治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服务体系

优化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资源配置。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覆盖市、县、乡级的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高水平建设自治区级传染病专科医院。全市至少有1家医院设置独立的儿童传染病病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期间,市本级县(含柳江区)应指定至少1家医院为“黄码医院”,承担风险人员的诊疗服务。到2025年,市本级县(含柳江区)至少设置1个管理符合国家规范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医院传染病区。推动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传染病区、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与儿童专科医院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或哨点设置比例达到100%。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使其具备新冠肺炎病毒等高致病性病毒检测能力。综合考虑城镇化、人口分布、疾病谱等因素配置床位数,依据《柳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规划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扩大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资源供给,探索完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补偿机制。〔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能力。推进自治区胸科医院建设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柳州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和危重症救治中心(柳州市人民医院北部生态新区分院)建设。加强全市各级与医疗机构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应设置一定数量独立的重症监护病房、负压病房和负压手术室,确保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占医院编制床位的比例达到预期目标。改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硬件设施,合理配置呼吸机、监护仪、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重点设备。组建多学科的重症救治专家组,培养重症医学业务骨干。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和质控管理,推进传染病先进诊疗技术和方法研究,提升全传染病重症危重症诊治能力。〔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鱼峰区人民政府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提升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完善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建设,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哨点)标准化建设。推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亚(准)定点医院建设。做好方舱医院的建设准备工作,依托柳州市国际会展中心C馆建设3000张床位的自治区级方舱医院;依托柳州市国际会展中心B场馆建设不低于2000张床位的市级方舱医院。〔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加强市、县、乡级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市级设置1个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县(含柳江区各设置1个医疗急救指挥分中心。依托区域内综合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急救站(点)。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主城区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不超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5分钟;乡镇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约10-2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30分钟。加强与解放军、武警部队、通用航空公司、海事部门协同合作,鼓励开展航空、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完善陆空立体化协同救援网络。健全院前急救转运体系,合理配备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移动车载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设备,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设备。2025年,急救车与负压救护车配置达到预期目标;全市县域120急救电话开通率达到100%120呼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到95%3分钟出车率达到95%。建立健全院前院内一体化“绿色通道”,推动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救治有效衔接。加强卫生应急救护培训,提升院前急救人才队伍水平。加强基层急救站点建设,进一步延伸急救半径,缩短急救时间。加强市、县两级医疗急救(指挥)体系建设,布局推进县域乡镇卫生院急救示范试点建设。继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和儿童救治中心等急诊急救领域新型服务模式建设,提升重大急性疾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牵头单位: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提升医疗机构平急转换能力。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呼吸、创伤、感染、急诊、重症、检验、麻醉等专科建设,建立健全面向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流行病学、传染病、医院感染等风险警觉意识教育和临床救治培训制度,提高设施、设备、人员平急转换能力。指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急结合方案,建立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征用机制,完善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机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应急腾空机制和流程,建立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建立应急状态下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机制,保障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患者以及孕产妇、残疾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医疗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防治能力。将中医类医院纳入应急管理与救治体系统筹建设,把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制度化,推动中医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高效协同。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推进中医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建设,提高中医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加强医务人员中医药应急专业医疗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储备,保障重大灾情、疫情及突发事件的用药需求。〔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配合单位: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专栏3 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能力提升工程

1.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推进自治区胸科医院建设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柳州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和危重症救治中心(柳州市人民医院北部生态新区分院)建设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负压病区。县级医院建设可转换病区,扩增重症监护病区(ICU,含相关专科重症病房)床位,平时作为一般病床,发生重大疫情时可立即转换,按照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机等必要医疗设备。

2.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项目。设自治区级危化品事故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急性传染病、烧爆伤、急性中毒、创伤、危重孕产妇等专业类别的级卫生应急专业救治基地

3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升工程。推进柳州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和危重症救治中心、红会医院迁建、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多院区,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推动一批县级医院基础设施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4.院前急救能力提升工程。独立设置市级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各县(含柳江区)设置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实现区域内院前急救统一指挥调度、县级以上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全覆盖。加强基层急救站点建设,进一步延伸急救半径,缩短急救时间。建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站点能力建设工程。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

5.传染病检测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新冠肺炎病毒机动检测能力建设,以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

6.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定点医院、亚(准)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建设,对现有传染病医院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和设备升级。各县(含柳江区)依托1家县级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推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亚(准)定点医院建设。做好方舱医院的建设准备工作,依托柳州市国际会展中心C场馆建设3000张床位的自治区级方舱医院;依托柳州市国际会展中心B场馆建设不低于2000张床位的市级方舱医院。

7.中医药预防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各级中医医院建设,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

8. 基层医疗卫生筑网底工程。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重点支持中心乡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有条件、有基础的乡镇卫生院升级为二级医院。


(四)注重实战技能,加强公共卫生及应急医疗队伍建设

加大疫情防控及救治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桂中地区卫生应急人才高地,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定向培养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所有新入职的公共卫生医师上岗前应经过规范化培训。加大疾病预防控制骨干人才队伍培训力度,提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核心能力,持续提升公共卫生人员综合能力,培养实战型专业人才。加强传染病学、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内科学(呼吸病学等)、临床检验诊断学等专科医师培训,强化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支持中医疫病学科教育及人才培养。支持市内医学院校、市疾控中心、各医疗机构建设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基地加快疾病监测、卫生监督、卫生应急等领域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引进流行病学、传染病学、重症医学、卫生信息学等层次公共卫生人才。〔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推进公共卫生应急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广西危化品事故紧急医学救援队、柳州市紧急医学救援队、柳州市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三支自治区、市级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加快县级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按照“分区规划、合理布局、分级建设”原则,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卫生应急队伍,促进卫生应急队伍功能由单一向综合发展,融合医疗、防控、检测、管理等多专业,打造可以独立处置突发事件的“作战单元”,形成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救援力量的整体调动与支援机制。加强市、县联合流行病学调查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依托卫生健康、公安、工业和信息化、大数据、政法委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多部门联合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应急调派机制,提升联合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探索建立公共卫生应急预备役制度,支持社会组织组建公共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流行病学联合调查和公共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实现市、县全覆盖。到2025年,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各县(含柳江区)分别建1支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各城区建成1支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引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应急医疗队。加强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和考核评估,强化卫生人员应急知识储备和实战能力。加强对第三方消杀服务机构的培训、指导和监督。〔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发展局,配合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在准入使用、待遇保障、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等方面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用编保障力度。2025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数的8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探索建立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相对应的职级体系,适当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数量和公共卫生高级职称占比。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适应公共卫生行业特点的绩效评价方式,合理确定公共卫生人员绩效工资水平。创新机制,落实“两个允许”,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有偿社会服务方式、方法和路径。〔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编办,配合单位: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专栏4  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项目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适当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保障激励模式,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实施一类保障、二类管理的薪酬制度。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力量配备。

2.实施疾病预防控制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3.实施烧爆伤、传染病防控、紧急医学救援等卫生应急队伍专业能力提升工程。

(五)推动融合创新,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科技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基础理论创新研究。在“一案三制”(应急预案,体制、机制、法制)的基础上进行体系与功能扩展,优化治理理念,围绕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等重点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经验,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理论进行理论总结和内涵扩展,完善符合柳州公共卫生应急实际情况的新办法、新方案。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救治和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研究项目。〔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聚焦病原监测、基因测序、检测试剂等领域,打造高水平传染病实验室。支持高校、区市属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开展卫生应急科技创新,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救治和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研究项目。配合自治区实施生物安全重大计划,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升级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全流程核查、监管和责任追溯。发挥中医药优势,研发中医药有效预防及治疗技术和相关院内制剂。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加快先进应急处置技术装备应用。〔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智能化系统。根据自治区工作安排,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数据共享机制,协同联动、整合打通卫生健康、公安、交通运输等各单位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治共享共用。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采集标准和归集工作。〔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升跨区域疫情防控能力

提升口岸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口岸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加强信息互通共享。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全面提升口岸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动态调整工作方案。〔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卫生健康委〕

加强与区内外兄弟城市间公共卫生应急交流合作。及时推送接收相关协查信息,及时管控风险点和风险人员,加强经验分享交流和人员培训。〔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七)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以流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为主体,以政府专项储备和社会储备为补充,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建设形成覆盖市、县级的应急物资保障网络。提升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科学确定储备目录,制定储备计划,完善储备制度,合理布局储备场所,完善动态储备、更换和调用机制,定期开展储备评估。建立有序高效的应急物流体系。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应储备能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的必要应急医用物资,满足突发情况下卫生应急处置保障需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保障机制。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通过有针对性免除医疗保险限制性条款等措施,落实相关医药费豁免制度,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差别化支付。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丰富针对重大传染病等相关健康保险产品的供给。〔牵头单位: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柳州银保监分局,配合单位:各县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卫生应急转化能力。制定大中型公共建筑用于隔离场所平急转换预案,建立完善临时可征用的公共建筑目录清单。推进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新、改、扩建的大中型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应提高应急建设标准。充分考虑公共卫生应急需求,完善场地设置,具备快速转化为临时性救治场所或隔离区域的基本条件,为方舱医院建设留足空间。建设医院新院区要充分考虑重大疫情发生时的诊疗需求,按照必要时可转换为传染病医院或规范化传染病区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大幅度提升应急医疗救治能力。〔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专栏5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项目

设市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推动建设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应储备能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的必要应急医用物资。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226月-9

各县)、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和市直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开展动员和政策宣传工作,主动开展自查、深入进行整改,进一步落实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主体责任。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210月-20259

各县)、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和市直各有关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十四五”期间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判。

(三)总结提高阶段:202510月-12

各县)、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和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及时汇总任务落实情况,分析问题成因,研究解决对策,总结经验做法,巩固实施成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任务。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的管理责任,明确重点任务,以项目建设带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资金保障

明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管理机制。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统筹医疗保障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做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卫生应急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多元投入。统筹利用好财政资金、捐赠资金等多渠道资金,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应急方面工作。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评估监督,确保实施成效

各县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要结合《实施方案》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2216号),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明确重点难点,细化分解任务,扎实推进工作。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成效评估,及时发现《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措施,确保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919日印发

返回 柳政发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索  引  号:
11450200007604210R/2022-37024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年09月17日
标  题:
柳政发〔2022〕3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柳政发〔2022〕32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28日
文件下载:
下载
相关解读:

柳政发〔2022〕3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