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做文章 “组合拳”破困局——解读三部门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的柳州经验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7-01-09 11:24 【字体:小中大】
“三部门联合抽查什么内容?”日前,当市工商局“双随机”抽查小组第六组组长刘康杰带领由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抽查小组对市内一家预包装螺蛳粉企业进行检查后,周边企业主纷纷上前询问,不少企业主还主动要求抽查人员进店检查,希望抽查人员用监管的视角帮助他们发现生产、经营上容易忽略的问题。
是什么样的抽查方式如此吸引企业主?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份成绩单:2016年以来,我市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使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8.09万户,注册资本(金)946.40亿元,有力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如此成绩的背后有什么柳州经验?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放管服”阶段性成效显著
“三部门的联合检查组上门,企业要想健康发展,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这是诸多企业主的念头。
“用联合检查的方式督促和扶持企业更好地发展,既节约检查成本,也利于提高监管效率。”这是三部门联合检查人员的想法。
我市以“双随机、一公开”(双随机抽查、企业信息公示)监管改革为代表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为什么获得了双赢的效果?市工商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以来,我市积极创新,围绕“深化改革、宽进严管、依法行政、消费维权”四个基础,着力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做文章,坚持以放促活、以管促优、以服促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因此,对于积极上进的企业来说,我市三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无疑是寻找自身缺陷,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好方法。为此,我市抓住这个有利契机,一手抓用政策服务的方式扶持,另一手强化监管督促,经济行为监管等多阶段性工作成效显著。
“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
柳州经验出自柳州人之手,柳州活力引发多项工作的联动效应。
市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有关负责人均认为,柳州经验来自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打出“组合拳”,先后开展履行“双告知”职责、探索“双随机”联合抽查机制、构建失信联合惩戒体系等工作,一方面加强与相关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探索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新机制,三个部门一同作为联合执法试点单位,对企业开展检查活动,既实现了一次多查、一次彻查,又改变了政府部门监管单打独斗的局面。
以市工商部门为例,该部门利用“双随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契机,在各行业各领域探索信用管理的应用,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体系。柳州市现已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西)向社会公示2321户(次)市场主体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办理银行贷款、申请驰(著)名商标、申请“守重企业”公示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另外,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重点领域,市工商部门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97类商品共582批次进行抽检,其中不合格商品121批次,不合格率为56.81%,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检模式,率先在全区开展互联网领域抽查检验,及时发现并查处网络交易违法行为。
日报记者 江宏坤
通讯员 聂益源 林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