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一包酸豆角,幸福脱贫路

信息来源:鱼峰区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0-07-07 15:17 【字体:

螺蛳粉是鱼峰区的龙头产业,里雍、白沙两镇划归后,鱼峰区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螺蛳粉带动脱贫致富。去年,白沙镇王眉村被定为自治区级螺蛳粉产业核心示范区,发展豆角种植等螺蛳粉原材料种养产业。从田里的嫩豆角到厂里的酸豆角,螺蛳粉全产业链上这包小小的配料,帮助许许多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向美好新生活。

合作社雇佣的贫困户

76日上午,在王眉村几百亩茁壮成长的豆角田里,几十名妇女一边摘豆角,一边传出欢声笑语。

覃保林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保林介绍,去年他在王眉村种植了20亩豆试验田,一亩地一年产量比普通农户高出2000斤,因此今年跟正在培育示范区的鱼峰区合作,带动农户种豆角,形成产业。“目前每天要雇佣30个农民做工,丰收期还要更多人,首选贫困户。做够25天一个月至少能得3000元,还有高温补贴和保险。” 覃保林说,他们还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一路跟踪服务,并负责收购销售。

贫困户黄彩球公婆残疾、儿子生病,此前她和丈夫靠种地一年最多收入4000元,维持生活都难。“如今我们家里4亩地种上了豆角,我在合作社打工,现在一年能有几万的收入。”黄彩球开心地说。

工人在制作酸豆角

据了解,目前该合作社的豆角一部分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另一部分则送往远近闻名的白沙酸厂,被制成酸豆角,销往螺蛳粉企业做成配料包。

白沙酸厂即市石山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黄彦志介绍,企业不仅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豆角种植,设立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还保底收购两镇农民种植的豆角。“去年最低的时候0.7元一斤,但是我们依然坚持以1.2元以上的价格收购。”

莫华珍在白沙酸厂扶贫车间作工

在扶贫车间上班的莫华珍说,以前她和儿子一直住在两间猪舍里,长期只吃酱油泡饭,偶尔有蛋和肉,她也都留给儿子吃。“以前靠种地和养鸡收入太低了。现在我在酸厂一个月能有4000多元,生活大大改善。不仅能吃上肉了,目前还正在建新房,今年就能住进去。”她的眼中充满了希望。

鱼峰区副区长张燕介绍,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两镇种养豆角、螺蛳、木耳、竹笋等3万亩,带动45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约2000元。未来示范区还将扩大范围、开发乡村游项目等,形成产业链。

返回 产业发展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一包酸豆角,幸福脱贫路

信息来源:鱼峰区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 2020-07-07 15:17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