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姚汉霖:螺蛳粉工业生产线的技改狂人

信息来源:鱼峰区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1-03-25 16:13 【字体:

他是姚汉霖,柳州预包装螺蛳粉龙头企业螺霸王的创始人。正是这个清瘦的身影,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螺蛳粉手工作坊,用两年多时间,走红网络,热销全国,产销破亿,成为螺蛳粉行业的中流砥柱。

出身贫寒的农村娃爱拼总会赢

并肩作战多年的老伙计,私下对他有另一个称呼——螺霸王里的技改狂人。

他农村长大,家境清贫,为了生活曾做过司机、开过石矿…他是家人眼里做啥亏啥的“犟种”,当初不顾全家反对,携着家当闯进螺蛳粉行业,凭的是一腔胆识。

匠者,拗也。也正是这份深藏在基因里的“异端”漂流物,让他在螺蛳粉工业化混沌之际,杀出一条路。

2012年,螺蛳粉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真正声名鹊起。其时,距离第一批倒在工业线上的柳州企业家们,刚刚过去六年。

2014年,柳州螺蛳粉持续“走红”,再度激发了螺蛳粉的预包装市场。当时,电子商务发展日益成熟,柳州政府顺势推出“电商柳州”项目,袋装螺蛳粉处于时代的风口。

可相较于天时,其时螺蛳粉企业的内部工业化仍然很不成熟,九成以上仍要靠手工,存在保质期短、产能低,袋装重量标准不一……诸多技术问题,便是柳州本地人都不看好这个新兴的宠儿。

2014年,从事茶酒生意的姚汉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进入陌生的螺蛳粉行业。他看好柳州市政府主导的螺蛳粉产业,也看好螺蛳粉末来的市场。

他不是搞技改,就是搞研发

2014年底,研耕一年的姚汉霖在柳江第三开发区租400㎡手工作坊。当时,纯手工生产的工厂里,只有20名员工,其中来的最早总加班到深夜的一个,是姚汉霖。笨重的大锅头前,熬汤炒料、简陋的生产线上,分拣装袋,每个环节势必亲力亲为。对于姚汉霖来说,那是一段披星戴月的日子。

可尽管如此,历史存留的大量技术问题仍然摆在眼前:螺蛳粉汤料保质期只有15天,每分钟产能只有5—6包,产品称重包装技术粗劣,严重阻碍生产力,亟待解决。困顿如山,总要负重前行。

多年来丰富的生活经验成了姚汉霖突破壁垒的灵感,他先是从茶叶身上得到启发,率先运用茶叶称重机的原理来包装花生,后经过对设备的不断改进,投入使用。

经过无数次尝试,首个提出以280克作为预包装螺蛳粉的重量标准,一直被行业作为标准袋装产量沿用至今。

柳州人吃粉爱加卤蛋,姚汉霖就在螺蛳粉里“偷偷”加入鹌鹑蛋,成为柳州首个加两颗卤鹌鹑蛋的预包装螺蛳粉品牌,而后被争先效仿,沿用至今。

2015年,对于姚汉霖和他的螺霸王来说,是革命性的一年。这一年姚汉霖攻破了诸多技术壁垒,把袋装螺蛳粉的产能拉升了近十倍。

2015年2月,螺霸王先是成为第一批得到生产许可证的螺蛳粉生产企业,两个月后,姚汉霖引进微波杀菌机,攻克了袋装螺蛳粉保质期15天的行业难题,将其延长至180天。保质期的突破,可以说是柳州螺蛳粉行业历史性的一刻也不为过。

姚汉霖累并快乐着。

2015年6月,姚汉霖再次跨行业首家引进汤料分装机,至此改变了行业手工分装的模式,产能由5包/分钟,升级到60包/分钟,提升了11倍。

随着柳州加大螺蛳粉宣传力度,2015年的“双十一”,技术革新后的螺霸王网上订单过万,日销量也突破十万包,比平日增加近十倍,这大大提振了姚汉霖的信心。姚汉霖难得松了一口气,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时代风口”的力量。

2015年9月,姚汉霖一鼓作气,在河西选址螺霸王7000㎡新厂。

2016年1月3日,河西厂正式投产。

先是受梅菜笋丝的包装设备启发,经由设计改良,螺霸王成为最早应用酸笋酸豆角包装机的螺蛳粉企业、产能由5包/分钟,升级到55包/分钟。

第一家引进半自动熬汤设备,从传统的人工输出升级为渠道输出,产能由120斤/锅,升级到600斤/锅。

最早引进的酸笋酸豆角漂烫设备,产能提升十几倍。

首家引进高温高压杀菌技术,提升螺蛳粉高质量发展。

2016年,螺霸王销售额突破1亿元。“双十一”、“双十二”活动当天日销售额均超过百万大关,创造了行业内的“神话”。

800万昂贵学费,狠心再技改

时代的风口,会卷入无限商机。可同样也会因为一个不慎,跌跟头,损失惨重。2017年,走在工业化前端的姚汉霖第一次为试错交了巨额学费。

为了提升品质和产能,2017年,他斥资800万外购柳州第一台全自动化米粉生产线,对此他寄予很大希望。

但事与愿违,这条全自动生产线只有78%的成品率,和并不高效的生产效率,这对于姚汉霖来说,太失望了。

直到2018年5月,姚汉霖经过摸索,经过自己研发,完成对挤丝机、老化房、烘干房等设备的升级,由自己亲自参与改造的第一条全自动米粉生产线开始建设投产,米粉产能由3吨/天,达到12吨/天、成品率90+%,产能和品质远远超过那台耗费800万买来的全自动生产线。

上了自己研发投产的新生产线之后,姚汉霖才忍痛整体拆除从外地引入的全自动米粉生产线被,几百万机械宣告泡汤,变为一堆废铁。

拆除那天,从不吸烟的姚汉霖,蹲在那一堆废铁前,久久无言,脚下全是烟头。

吸取了自动化机械入柳“水土不服”的教训。2018年6月,姚汉霖自主技改推出柳州第一台“晃动卤鹌鹑蛋机”。

7月,炸腐竹机也完成研发投产:2019年,柳州第一台测辣仪进入螺霸王工厂,保证辣度均匀。

另一端,姚汉霖致力于不断打造新品,在百花齐放的螺蛳粉行业以差异化求存。从麻辣螺蛳粉、干捞螺蛳粉、螺蛳鸭脚煲,再到螺蛳面、盒装冲泡螺蛳粉,螺霸王新品隔月出新,频频为消费者创造新口感。

产学研创新推动,助螺蛳粉打开全球市场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这句话姚汉霖一直挂在嘴边。

时间回溯5年前。

2016年,柳州螺蛳粉行业还发生一件大事——柳州螺蛳粉进军国际市场。拉开这个篇章的,正是姚汉霖和他的螺霸王。

2015年,在广州交易会上,姚汉霖率领螺霸王团队出征,发现了螺霸王螺蛳粉更广阔的市场。此后,姚汉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经常到国内外“征战”各种展会,立志把螺霸王螺蛳粉卖到海外去。

2016年上半年,姚汉霖提出申请出口食品资质。然而,由于螺蛳粉涉及的配料多,程序复杂,申请出口备案太难。

姚汉霖迎难而上,为拿到企业撬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成立产品研发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达成长期合作,先后邀请中国检验集团广西公司等专业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与指导,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一项项科研突破。

一遍不行,再改第二遍、不行就三遍。

经过半年的“磨合”之后,2016年10月14日,姚汉霖终于获得出口备案证书,成为广西首家获得出口资质的螺蛳粉企业。继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后,2017年6月,螺霸王又打开了欧洲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螺蛳粉企业纷纷效仿征战海外市场。

现在螺霸王与全球183家商超品牌达成了合作协议,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螺霸王出口海外的螺蛳粉份额占到了50%。

2020年以来,姚汉霖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了三套生产设备,两套配料搅拌设备,并申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两项外观专利,极大的改进了传统螺蛳粉的生产工艺,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为螺霸王螺蛳粉产品在全球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冠肺炎突袭的关口,螺霸王逆势而上,2020年销售环比上涨115%。

打通一二三产,扶贫慈善振兴乡村

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姚汉霖早不是那个一心逃离农村的穷小子。姚汉霖总说,是柳州这座城市成就了他,他有责任回馈这个城市。多年来螺霸王扶贫公益,从未落下:爱心资助柳州各县沟贫困学子、援助融水灾区、支持柳州国际水上志愿救援队……螺霸王的身影随处可见。

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螺霸王生产的第一批产品直接捐赠到武汉支援抗疫。

2015年,柳州螺蛳粉发展势头迅猛,政府全力打造双百亿产业“,充分挖掘螺蛳粉主导产业带动效应,有意在一些贫困村布局螺蛳粉产业的原材料基地,以产业带动脱贫,开创以“螺蛳粉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新路径,开展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示范基地建设。

姚汉霖马上响应政府号召。在原材料基地的产业扶贫的布局上,尽可能优先考虑贫困村。先后在柳城县东泉镇雷塘村、鹿寨拉沟乡关江村建设豆角竹笋基地。螺霸王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模式,走出一条合作社参与组建龙头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新路子。

通过建立标准化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辐射带动柳州市区500多户农户,基地吸纳1000余人就业,深加工带动800余人就业,户均增加年收30000元以上。

螺蛳粉之旅的首发之地从此开始

2019年底,姚汉霖又不安分了。斥资4.5亿的螺霸王洛维产业园一期开始动工,产业园占地53.98亩,一期投资1.5亿元,将打造工业旅游之“螺蛳粉文旅产业”4A级景区,以承接全国各地来柳州参观学习的游客,为柳州的“工业旅游”再造一张极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名片。

新的螺霸王产业园,车间建成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日产达150万包,在目前柳州螺蛳粉企业中规模最大,车间内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透明化程度最高,最终追求实现无人化生产的透明工厂,是标高柳州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

为打造“工业旅游”,特别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1200多平方米的螺霸王文化展览馆及4个直播间。工厂里,专门设置一条长达200米,贯穿整个生产线的贵宾参观通道,可透过中空玻璃,将透明车间内的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无人化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游客可全程观摩“一碗粉和九种配料”的全部生产过程。

螺霸王产业园还专门打造了一间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的螺蛳粉特色主题的自助体验馆,和螺蛳粉特产超市。

2020年12月,螺霸王洛维产业园预包装螺蛳粉生产线和米粉自动化生产线完成进场安调,投产后公司日产能可达150万袋,新增就业1000余人。

2021年3月30日,柳州工业旅游暨螺蛳粉之旅首发仪式,将于螺霸王产业启动,

夜色很深,姚汉霖启动车子,缓缓开出产业园。行业人总说,一个螺霸王,半部柳州螺蛳粉工业化发展史。他听见,笑一笑,不置一词。走过那些晦涩难行的日子,姚汉霖不怕碰壁创新,唯独在意老伙计们那一句“老姚”。

返回 产业发展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姚汉霖:螺蛳粉工业生产线的技改狂人

信息来源:鱼峰区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 2021-03-25 16:13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