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诀”助推螺蛳粉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信息来源:鱼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5-17 09:01 【字体:小中大】
“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我相信,将来螺蛳粉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视察时对柳州螺蛳粉产业寄予厚望。
作为全国最大的螺蛳粉生产基地,鱼峰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实施柳州螺蛳粉产业园“1225”战略,围绕“智、优、实、特”四字在“惊奇产业”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截至目前,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孵化培育规模以上柳州螺蛳粉企业25家,在全市占比62.5%,产值破亿元螺蛳粉企业8家,在全市占比72.7%。2021年,柳州螺蛳粉产业园袋装螺蛳粉日产销均突破300万袋,销售收入破90亿元大关,占全市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近六成,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荣获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自治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广西轻工园”等称号。
坚持鱼峰“智”造,引领螺蛳粉俏销全球。“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鱼峰区将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以“标准化+”融入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龙头企业典型示范,带动周边企业标准化生产,让一个个“鱼峰智造”成为创新驱动的引擎,助推一碗小米粉在宽阔的大市场里遨游。4月22日,广西沪桂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全国首家柳州螺蛳粉产业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开启了柳州螺蛳粉企业标准化品牌化的新篇章。
发挥“智库”力量,聚焦关键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智库”,完善柔性引才机制。以创新为导向,加快推进“智慧云仓”等智慧平台延链建设。鱼峰区重点企业与广西柳州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联合开发冲泡螺蛳粉、低热量系列螺蛳粉等新产品并陆续投入生产。今年4月,企业自主研发的首款柳州螺蛳米饭上市,柳州螺蛳粉产业从米粉走向米饭,迈出了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步伐。
做“优”乡村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将一碗小米粉打造成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助推鱼峰区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闯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
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依托螺蛳粉产业优势,发展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产业。建设柳州螺蛳粉产业现代化示范区,获得广西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五星级)认定。目前示范区原材料规模经营产业基地达6950亩,辐射带动两镇发展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计划今年新增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面积1.23万亩,到2025年达到10万亩以上。里雍、白沙两镇众多村屯依托螺蛳粉产业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农民们纷纷建起了“螺蛳粉产业楼”,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螺蛳粉产业已经成为驱动鱼峰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坚持“实”字托底,优化营商环境增动力。“我们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鱼峰区出“实”招用“实”劲把服务企业落到“实”处。
坚持与企业同舟共济、携手并进。以“企业服务年”为抓手,开展“书记区长进园入企”、工业振兴特派员等精准服务,今年已走访辖区企业150多家,收集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160余个。2021年为30家企业申请“桂惠贷”“技改贷”“科创贷”资金约5.4亿元;协助落实工业企业扶持资金、技改资金合计800万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跨省通办”“拿地即开工”“许可改备案”等改革任务落地实施,全方面对螺蛳粉企业的发展进行支持。
做足“特”字文章,擦亮螺蛳粉文化品牌。“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鱼峰区突出欢歌螺韵,以螺文化为主线,持续丰富特色旅游业。
深挖柳州螺蛳粉特色文化,做好“文化旅游+”文章。整合辖区白莲洞、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窑埠古镇、螺蛳粉原料基地等资源,在全市率先推出“溯源游”“寻味游”“体验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拓展螺蛳粉的“诗和远方”;打造窑埠古镇螺蛳街,引进祥云螺乐园项目并承办全国电子竞技赛,成功打造柳州城市休闲娱乐新坐标。发挥“鱼峰歌圩”文旅产业联盟平台作用,为各大旅行社和各螺蛳粉企业搭建研学旅游桥梁,螺霸王螺蛳粉文化展览馆最高日接待游客人数突破千人,掀起螺蛳粉文化研学旅游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