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役军人》杂志关注柳州:工业重镇,淬炼坚如钢铁的军民情

来源: 中国退役军人杂志  |   发布日期: 2024-05-21 18:15   

工业重镇,淬炼坚如钢铁的军民情

广西柳州是我国西南工业重镇,这里有淬火炼钢的激情,更有军民鱼水深情。
文/刘德安 李丽东 覃 庆
连续九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市8大行业的近3000家商家、企业加盟“崇军联盟”,35 家示范单位、28 所学校、22 家医院、55个景区加入崇军队伍……且看集工业之强和山水之美于一身的柳州,如何以工业精神淬炼出双拥之花——
宽广的就业路
陆军某部士官曾磊的爱人在医护人员陪伴下顺利做完产检,这对正在执行任务的曾磊来说是最大的宽慰。
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曾磊平时很难抽出时间陪伴家属。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专门为现役军人及家属开设“绿色通道”,从挂号缴费到就诊检查再到取药住院,现役军人及家属全程优先、一路畅通。
"想不到事情这么快就办好了,以后接送小孩方便多了!”由于两个孩子的学校不在同一方向,驻柳某部军人家属许云为接送孩子上下学犯了愁。得知这一情况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很快协调成员单位,帮助办理孩子的转学手续,及时解决了许云的“烦心事”。
近年来,柳州聚焦官兵“三后”问题,通过保障“后路”、兜底“后院”、扶持“后代”消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先后优先安排890余名现役官兵子女入园入学,对驻边防海岛现役军人、残疾军人、革命烈士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提供高考加分优待。
28岁的退役军人乔峰两次受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就业帮扶。2021年,从部队退役后,乔峰通过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线搭桥,顺利进入柳城县一家单位工作。2023年,他通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成功应聘到广西一家建筑公司。
柳州有着深厚的工业土壤,辖区内聚集着柳工、柳钢、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企业。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柳州定期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组织柳州企业为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提供优质就业岗位。通过打造就业服务政企合作模式,柳州先后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优质企业签订退役军人就业战略合作协议,探索重点行业领域直招专招退役军人模式。目前,与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达成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有100余家,可长期、持续为退役军人提供各类优质岗位。
震撼的双拥墙
“这是我见过最长的双拥文化墙,太震撼了!”“这条'崇军街’到处都是拥军的商户,尊崇感满满,我也想去当兵!”市民发出的一声声感叹,正是柳州双拥工作的生动缩影。
2.3 公里长的“双拥文化墙”是广西最长的双拥文化墙。除了文化墙柳州市还依托军博园、双拥主题公园、抗日纪念馆及双拥展览馆等资源,建成“三园”“三馆”“两街”“一墙”等9个双拥宣传阵地,打造双拥主题公园、“崇军街”“双拥街”“崇军商业港”等 22 个社会拥军阵地。
2023年,柳州推出优待目录清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持优待证可享受医疗、文旅、交通、通信等八大民生领域的23项优待优惠服务。社会各界纷纷加入拥军优待行列,持续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优待目录清单越来越厚,拥军之情越来越浓。
位于柳州繁华街区的书亦奶茶店是第一批加入柳州“崇军联盟”的商铺之一,在店门口显眼位置悬挂着一块闪亮的“柳州崇军联盟成员单位”牌匾。退役军人来消费时只需出示“老兵码”即可享受打折优惠。老板李金明不仅是"崇军联盟的成员,也是一名退役老兵。
“柳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创业时我得到地方政府和战友们的大力支持,加入柳州‘崇军联盟’,既是回馈,也是情怀使然。”李金明说。
火热的军民情
“每次洪水过后,都是人民子弟兵连夜清淤打扫,帮助我们恢复正常生活。”家住河堤边的王阿伯70岁了,他亲眼见证一次次抢险救灾过程,对人民子弟兵产生了深厚情感。
多年来,驻柳部队始终把柳州当故乡,视柳州人民为亲人,驻柳兵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抢险救灾的前线,更活跃在乡村振兴的前沿……
随着饮水设施、平板桥、篮球场、爱心小学逐个建成,柳州三平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爱心小学建成仪式上,当地百姓紧紧握住官兵的手,眼中泪光闪烁。
“阿婆,好些日子没来看您,您的精神还是一样好!来,我给您量血压。”在“军民心连心、爱心献驻地”活动中,部队组织医疗巡诊200余次,义诊群众1.5万余人次。近年来,驻柳部队主动与驻地村屯签订联创共建协议,接续帮扶30个联系帮扶点、25个帮扶村、215个结对困难对象,广泛开展党建、教育、医疗、消费等特色帮扶行动。选派优秀政治教员进学校宣讲国防知识,800余名优秀官兵对34所高级中学的4.5万余名学生进行军训。
双向奔赴的军民情谊,为这座工业之城增添了绚丽色彩。工业情怀浓厚、以“钢铁精神”为魂的柳州,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实践中,展现出团结一致、坚不可摧、百炼成钢的“钢铁意境”。经工业精神锤炼打磨、淬炼升华,多彩艳丽的双拥之花在柳州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