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柳州概况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9-29 10:59 【字体:



柳州市别称“龙城”“壶城”,地处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兼具“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濒北部湾”的区位优势,坐落于RCEP覆盖区域核心位置,是广西最大工业城市。

一、基础信息

(一)行政区划

柳州市辖5县5区,其中5县分别为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5区分别为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江区。

(二)面积与人口

全市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4.6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等43个民族。

(三)气候

柳州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0.6℃,平均年降雨量1577.7毫米。

二、城市名片

《中国国家地理》将柳州誉为“宝藏城市”,《经济日报》也曾在头版头条以《柳州惊奇》聚焦其蓬勃发展活力。跨越自然、产业、文化的独特魅力,集中凝练为“六个一”城市名片:

(一)一朵花

每年三四月份,近30万株洋紫荆绽放全城,粉色花海映衬“龙城”,香花满树、落红十里,构成柳州独有的春日浪漫景致,成为城市标志性景观。

(二)一江水

市区青山环绕、水抱城流,柳江河如九曲巨龙穿城而过。唐代柳宗元以“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咏其蜿蜒,明代徐霞客用“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绘其秀美,两句名句精准勾勒出柳州的山水格局。如今的柳江不仅形胜依旧,更以澄澈水质冠绝全国: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榜首。

(三)一辆车

作为广西汽车城、“五菱神车”的原产地,柳州汽车产业根基深厚:已集聚5家整车企业、超3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累计生产汽车超3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超250万辆,尽显产业硬实力。依托这一优势,柳州街头随处可见色彩绚丽、体型小巧的宝骏新能源汽车——它凭借成本亲民、停车便捷、充电高效的特点,被市民亲切称为“宝宝巴士”,既是日常出行的贴心伙伴,更成为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鲜活的风景线。

(四)一碗粉

螺蛳粉是柳州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以“酸辣鲜爽烫香”声名远播,众多外地游客为品尝这道特色美食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柳州以工业化理念打造柳州螺蛳粉产业,从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到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750亿元,书写着“小米粉、大产业”的惊奇故事。

(五)一歌仙

经典电影《刘三姐》源自柳州原创彩调剧,壮族歌仙刘三姐在柳州鱼峰山下小龙潭传歌成名、骑鱼升仙的传说,至今仍是柳州文化的重要印记。

(六)一宗师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留下“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名句。他秉持“民为本”理念,兴农桑、办教育、除弊政,其治政风骨与文学气韵浸润城市肌理。柳州为缅怀他修建的柳侯祠,至今仍是传承其精神的文化地标;而央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专题聚焦其柳州施政实践,更让这份文化底蕴广为人知。

三、发展积淀与核心定位

历经多年发展,柳州在产业、生态、文化等领域积累了丰厚成果,收获多项认可:

产业与城市建设领域:先后获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广西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第二批 “两化”融合试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全国“千兆城市”、广西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试点城市、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投融资试点、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广西自贸试验区柳州联动创新区,产业根基与城市功能持续夯实。

生态宜居领域: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更凭借独特自然风貌赢得“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构建生态优良、生活便利的宜居图景。

文化旅游领域: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等称号,拥有中华石都、紫荆花城、桂中商埠等特色城市标识,持续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当前,柳州正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制造城、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自治区副中心城市“四大定位”,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建设制造强市。


返回 概况与优势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柳州概况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 2025-09-29 10:59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