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退役军人局突出“三个聚焦”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行见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融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多措并举,突出“三个聚焦”,用心用情用力破解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行见效。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质量。融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自觉联系“拥军优属和褒扬纪念、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军休安置和创业就业”业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充分利用下乡督导工作、节日慰问、走访核查、一线调研等机会,收集服务对象、群众反映的问题,领导点评的问题和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重点围绕全县退役军人关心关注的事项,形成办实事任务清单,协同县人武部、卫健、医保、人社等部门,分别以“我为英烈属办实事”、“我为老兵办实事,暖心服务促增收”、“我为特殊困难老兵帮扶纾困”、“助力‘兵支书’,建设秀美融水”为活动载体,推动一件件老兵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获得解决,一桩桩“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化解,一个个“痛点”、“难点”打通纾解。
据悉,截至今年9月底,融水县退役军人局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全县46名常住融水英雄烈士家庭落实签约医生、健康检查、常态化走访慰问等长效机制。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3场次、推送就业信息12条涉及就业岗位1598个,培训退役军人110人次,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解决了16个退役军人就业。争取广东省中山市国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为融水捐赠LED太阳能路灯140盏、红外能量热灸健康仪125台、抽油烟机345台、家用电饭煲40个,助力‘兵支书’,推动融水乡村振兴。为因病、因灾、因祸导致家庭特别困难的48个退役军人家庭,协调解决帮扶资金10.34万元,缓解困难老兵家庭的燃眉之急。
二是聚焦民生痛点,回应老兵关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融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提升老兵获得感为出发点,结合“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活动,全力解决好老兵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让老兵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一是及时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解决问题难度大。他们采取“四个到位”工作法(“沟通交流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排解矛盾到位、帮扶解困到位”),集中力量化解信访积案1件,办理信访件3件,接访退役军人200多人次,工作人员通过换位思考、耐心地解答政策后,绝大多数老兵均表示理解,接访工作收到预期效果。二是通过志愿服务队主动上门走访等机会为行动不便的老兵、伤残军人开展信息核查、办理伤残证、入户配送辅助器具等实事22件次,切实解决老兵身边的“急难愁盼”事。三是针对退役军人创业融资难问题,根据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与柳州银行联合推出退役军人专属信贷产品——“拥军贷”,列入《退役军人创业融资需求名单》中的退役军人创业实体及雇用退役军人超过规定比例的实体均可向柳州银行提出借贷申请,有效解决融资金难问题。
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建立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办实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融水县退役军人局结合实际,一是把服务延伸到村级一线。按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五有要求,加快推进县、乡、村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目前,全县一个县级服务中心、20个乡镇服务站均达到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建设目标要求,209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二是让“马上就办”成为工作常态。领导带头践行能及时办的立即办,不能马上办的要讲清楚原由,让老兵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自觉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推动工作的动力,形成“我为老兵办实事”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